忆君无计写君诗,写尽千行说向谁。
题在阆州东寺壁,几时知是见君时。
忆君无计写君诗,写尽千行说向谁。
题在阆州东寺壁,几时知是见君时。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元稹之手,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朋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的情感。"忆君无计写君诗,写尽千行说向谁"两句,通过反复书写来抒发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但即便是千行文字,也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因为最终的渴望还是希望能够与所思之人相见。"题在阆州东寺壁"一句,点明了诗篇创作的地理环境,同时也是诗人心境的一种映射——孤寂而又神圣的地方,似乎能让诗人的情感得以寄托和传达。最后的"几时知是见君时"则透露出诗人对重逢之日的无限渴望和等待,这份期待如同悬着的心,始终无法放下。
整首诗通过对空间(阆州东寺壁)和时间(未来的相见)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以及对于亲情的珍视与渴望。
茫茫青冢春风里,岁岁春风吹不起。
传得琵琶马上声,古今只有王与李。
李氏昔在至元中,少小辞家来入宫。
一见世皇称艺绝,珠歌翠舞忽如空。
君王岂为红颜惜,自是众人弹不得。
玉觞为举乐乍停,一曲便觉千金直。
广寒殿里月流辉,太液池头花发时。
旧曲半存犹解谱,新声万变总相宜。
三十六年如一日,长得君王赐颜色。
形容渐改病相寻,独抱琵琶空叹息。
兴圣宫中爱更深,承恩始得遂归心。
时时尚被宫中召,强理琵琶弦上音。
琵琶转调声转涩,堂上慈亲还伫立。
回看旧赐满床头,落花飞絮春风急。
嘉熙殿里春日长,集贤奉诏写苍筤。
迩来二十有五载,飘零残墨到江乡。
匡庐高人昔同住,每见挥毫凤鸾翥。
木枯石烂是何年,修竹森森长春雨。
丞相昔游泰山顶,天风浩浩春昼永。
玉检微茫不可求,但觉灵霞熟丹鼎。
白日人间如水流,前代衣冠成古丘。
悠悠忧患何足计,直道千年横素秋。
徂徕之松数千尺,东连海上暮烟碧。
中书伟人如玉立,每向南风望东北。
浊世公子何翩翩,却忆匡庐还谪仙。
芙蓉出水耀初日,五色光新天为妍。
我今侨居庐阜侧,西视峨眉归未得。
岂无云锦晚相娱,月落终怀雪山白。
森森乔木鲁东家,河间礼乐更光华。
勿忘先世旧游处,吾秣尔马膏其车。
《刘忠肃公之四世孙中书舍人讳震孙之曾孙益之题其居曰云松巢予家与刘氏累世之契故为书忠肃公文集之首诗三篇并赋此与之》【元·虞集】丞相昔游泰山顶,天风浩浩春昼永。玉检微茫不可求,但觉灵霞熟丹鼎。白日人间如水流,前代衣冠成古丘。悠悠忧患何足计,直道千年横素秋。徂徕之松数千尺,东连海上暮烟碧。中书伟人如玉立,每向南风望东北。浊世公子何翩翩,却忆匡庐还谪仙。芙蓉出水耀初日,五色光新天为妍。我今侨居庐阜侧,西视峨眉归未得。岂无云锦晚相娱,月落终怀雪山白。森森乔木鲁东家,河间礼乐更光华。勿忘先世旧游处,吾秣尔马膏其车。
https://shici.929r.com/shici/lJic5rL.html
得谢荷休泽,消摇在岩阿。
结庐庇风雨,樊圃搴藤萝。
塞坐古人书,日夕犹咏歌。
追念少壮日,玩愒亦已多。
兢兢事补塞,奈此迟暮何。
美人百里内,邈若隔山河。
兴怀贻好音,缊藉三春花。
报言慎芳岁,卷石崇巍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