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书事·其二》
《次韵书事·其二》全文
宋 / 朱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圣朝始悟文章弊,大霈首更诗赋科。

白苇黄茅供一扫,英豪人物未消磨。

(0)
翻译
朝廷开始认识到文学的弊端,大力改革了诗歌赋文的科目。
白苇和黄茅成为笔下的素材,英雄豪杰们的才情并未因此而消磨殆尽。
注释
圣朝始悟:朝廷开始认识到。
文章弊:文学的弊端。
大霈:大力改革。
首更:首先改变。
诗赋科:诗歌赋文科目。
白苇黄茅:白苇和黄茅(泛指田野间的草木)。
供一扫:成为写作的素材。
英豪人物:英雄豪杰们。
未消磨:并未因改革而减少或消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朱翌的作品,名为《次韵书事(其二)》。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科举考试中文章和诗赋两种科目的批判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英雄人物品格不被世俗磨损的赞美。

"圣朝始悟文章弊,大霈首更诗赋科。" 这两句诗表明,自古以来圣人开始意识到文章(即八股文)的缺陷,而大考官则首先改变了以往诗赋的考试科目。这反映出作者对传统科举制度中八股文和诗赋科目的改革开放态度,以及对文学创作自由性的渴望。

"白苇黄茅供一扫,英豪人物未消磨。" 这两句则形象地表达了英雄人物如同白苇黄茅一样坚韧不拔,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他们的英勇品质。这也暗示了作者对真才实学的尊崇和对社会上层次保持纯洁人格的期望。

总体来看,朱翌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于文学艺术创作自由与英雄人物品格坚守的赞赏,同时也隐含着对当时科举制度的批判。他的语言简练而富有意象,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朱翌

朱翌
朝代:宋   号:潜山居士   籍贯:省事老   生辰:1097—1167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政和八年,同上舍出身。
猜你喜欢

送李擢游江东

清洛日夜涨,微风引孤舟。

离肠便千里,远梦生江楼。

楚国橙橘暗,吴门烟雨愁。

东南具今古,归望山云秋。

(0)

寒食日看花

早入公门到夜归,不因寒食少闲时。

颠狂绕树猿离锁,跳踯缘冈马断羁。

酒污衣裳从客笑,醉饶言语觅花知。

老来自喜身无事,仰面西园得咏诗。

(0)

赠夏侯评事

傍窥盛德与高节,缅想应无前后人。

讲论参同深到骨,停腾姹女立成银。

棋功过却杨玄宝,易义精于梅子真。

朱紫侯门犹不见,可知岐路有风尘。

(0)

赠毛仙翁

仙驾初从蓬海来,相逢又说向天台。

一言亲授希微诀,三夕同倾沆瀣杯。

此日临风飘羽卫,他年嘉约指盐梅。

花前挥手迢遥去,目断霓旌不可陪。

(0)

杂曲歌辞.太和.第五彻

我皇膺运太平年,四海朝宗会百川。

自古几多明圣主,不如今帝胜尧天。

(0)

詶李景章先辈

平生诗句忝多同,不得陪君奉至公。

金镝自宜先中鹄,铅刀甘且学雕虫。

莺啼细柳临关路,燕接飞花绕汉宫。

九陌芳菲人竞赏,此时心在别离中。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