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卧三四旬,数书惟独君。
愿为出海月,不作归山云。
身上衣频寄,瓯中物亦分。
欲知强健否,病鹤未离群。
一卧三四旬,数书惟独君。
愿为出海月,不作归山云。
身上衣频寄,瓯中物亦分。
欲知强健否,病鹤未离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名为《卧疾走笔诮韩愈书问》。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他在病中,对书籍的沉浸如同与朋友相伴,而这种情感的深度,只有韩愈能理解。
“一卧三四旬,数书惟独君。”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长时间卧病在床,唯一的慰藉来自于书籍和对友人的思念。数字“三四”常用来形容数量很多,但不具体,这里暗示了诗人阅读书籍的频繁和广泛。
“愿为出海月,不作归山云。”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向往之情,愿意化身为能越过海洋的明月,而不是只能在本山中飘逸的浮云。这是诗人渴望与朋友相见的心理写照。
“身上衣频寄,瓯中物亦分。”这里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对友情的珍视。尽管身体不适,但仍旧惦记着要将自己的衣物和瓯中的物品(可能是书籍、字画等)送给远方的朋友,这种举动体现了深厚的情谊。
“欲知强健否,病鹤未离群。”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虽然身体不适,但仍旧保持着与众不同的精神状态。这里的“病鹤”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诗人的自况,即便是生病,也还没有脱离同伴,依然与他们心灵相通。这也暗示了诗人渴望得到友人关怀和支持的心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书籍的沉迷、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状态的反映,展现了诗人在病中独特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河徙古纵有,今番实罕遇。
白露秋汛过,洪波反盛怒。
堤溃致改常,寻思岂无故。
帑项虽屡支,楗茭匪素具。
以此窃馈闻,按核弊尽露。
欲盖乃弥彰,坐听波臣付。
小人为已切,遑为斯民虑。
其心不可问,欧刀讵能恕。
哀哉下河民,淮涨灾已遽。
何堪河夺淮,徐邳复沮洳。
寝食为弗宁,戚戚增忧惧。
赈恤令尽力,障筑方歌瓠。
初谓老成人,群称晓河务。
受欺乃欺予,龟玉毁于椟。
偾辕一至兹,知人难被误。
忸怩深自咎,遑肯诿天数。
种繁鄯善多封牛,食少任重其性柔。
畜中良产内地鲜,谬称马状羊为头。
塞程橐载无过此,色有苍白或黄紫。
而今市贩亦知用,铃声替戾行连尾。
?鸣嗜柳不肯前,长绳穿鼻骑以牵。
征囊百务一身具,蹄胝背肿谁则怜。
鹅颈低昂过碛川,图展塞景胡瑰传。
避风跑泉语乃诞,少见多怪理实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