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如者都称六,梵帙原来更有三。
三亦非多六非欠,本无一物个中函。
金刚如者都称六,梵帙原来更有三。
三亦非多六非欠,本无一物个中函。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弘历所作的《玉泉山杂咏十六首》中的第十三首,《如如室》。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哲学意象,探讨了“空”与“有”的关系,以及“一”与“多”的辩证法。
首句“金刚如者都称六”,以金刚为喻,说明事物的本质如同金刚般坚固不坏,而“六”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宇宙间的一切现象或法则,强调了万物皆有其存在的道理和规律。接着,“梵帙原来更有三”,“梵帙”指的是佛教经典,这里引申为宇宙真理或智慧的源泉,指出除了已知的“六”之外,还有更深层的真理等待探索,暗示了宇宙的无限性和深奥性。
“三亦非多六非欠,本无一物个中函”,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三”与“六”的关系,并非简单地多与少的比较,而是揭示了一种内在的平衡与和谐。这里的“三”可以理解为宇宙的基本元素或原理,而“六”则代表了更广泛的宇宙现象。这两者并非相互排斥,而是共同构成了宇宙的完整面貌。最后,“本无一物个中函”,意味着在这些看似对立的概念背后,存在着一种超越性的统一,即宇宙万物虽纷繁复杂,但其本质并无二致,都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整首诗通过精妙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体悟。诗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与宇宙的敬畏之情,也体现了他们对于人生意义和宇宙真理的不懈追求。
自吾斋外付诸儿,除却诗书总不知。
苔色上侵闲坐处,鸟声来和独吟时。
十分秋气重阳近,一味天凉老者宜。
调得身心能自慊,止吾所止复何疑。
洪波混浩深无底,分作江河合成海。
由来分合必有源,一点清澄元不改。
皇家德泽在人深,人心已洽天眷临。
爰产真贤佐隆治,南丰昆季玉与金。
南丰先生饱文学,笔端璀璨相参错。
帝制犹如盘诰风,良史不令迁固作。
文昭内翰学于兄,文章馀事德业成。
温温气见春日暖,凛凛议论秋霜明。
鲁公拜相谁当笔,弟草兄制光如日。
一家盛事今古稀,千载独瞻门第屹。
常时此瑞分为三,朝论鼎立何巉岩。
乾坤清气有时合,合作星郎青似蓝。
中秋五日玉宇澄,非烟非雾朝盈庭。
天上麒麟千载出,人间蟾桂一年轻。
规模局度尤精粹,望见咸知宰相器。
全闽飞最一年馀,丹凤衔书九天至。
知公文字如南丰,爱公德器文昭同。
愿公复取鲁公位,斡补造化通洪濛。
寿公满满称霞觥,勋业长看双鬓青。
乞与芝兰分玉砌,高歌此颂清风生。
《寿曾漕》【宋·徐玑】洪波混浩深无底,分作江河合成海。由来分合必有源,一点清澄元不改。皇家德泽在人深,人心已洽天眷临。爰产真贤佐隆治,南丰昆季玉与金。南丰先生饱文学,笔端璀璨相参错。帝制犹如盘诰风,良史不令迁固作。文昭内翰学于兄,文章馀事德业成。温温气见春日暖,凛凛议论秋霜明。鲁公拜相谁当笔,弟草兄制光如日。一家盛事今古稀,千载独瞻门第屹。常时此瑞分为三,朝论鼎立何巉岩。乾坤清气有时合,合作星郎青似蓝。中秋五日玉宇澄,非烟非雾朝盈庭。天上麒麟千载出,人间蟾桂一年轻。规模局度尤精粹,望见咸知宰相器。全闽飞最一年馀,丹凤衔书九天至。知公文字如南丰,爱公德器文昭同。愿公复取鲁公位,斡补造化通洪濛。寿公满满称霞觥,勋业长看双鬓青。乞与芝兰分玉砌,高歌此颂清风生。
https://shici.929r.com/shici/DkmA6Qw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