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节凌霜耐岁寒,翛翛池影夹琅玕。
不知凤去瑶台后,长得孙枝更几竿。
素节凌霜耐岁寒,翛翛池影夹琅玕。
不知凤去瑶台后,长得孙枝更几竿。
这首诗描绘了竹子在霜雪中坚韧不拔的形象,以及竹林中的宁静与清幽。诗人以“素节凌霜”开篇,形象地展现了竹子在严冬中的坚强生命力,寓意着高洁的品德和坚韧的精神。接着,“翛翛池影夹琅玕”一句,通过描绘竹影在池水中的倒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画面,琅玕在这里指的是竹子,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不知凤去瑶台后,长得孙枝更几竿。”这一句则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竹子与凤凰、瑶台等元素结合,表达了对竹子生长繁盛、生生不息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暗示了竹子如同君子一般,即使环境变迁,也能保持其高洁之质,不断繁衍,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不仅赞美了竹子的自然美,更寄托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精神满腹眼如漆,落笔蛟虬大如尺。
君侯累世公卿家,清议到君能事毕。
忆昨台中初见时,虎头金节含春姿。
陪从评议得梗槩,磊磊落落青松枝。
相期不得长相与,汧陇秋烟汉城雨。
今年驻马凤凰泉,定教有此青灯语。
便当载酒三百壶,对君城南梅花株。
为君上寿为君舞,醉倒不用春风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