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廿八日饮侯六山庄四首·其三》
《三月廿八日饮侯六山庄四首·其三》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少小欢游地,君家旧竹林。

每逢春酒夜,常醉绿萝阴。

树密云过慢,楼高月上深。

婆娑看老态,颇识故交心。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慎行在明末时期对旧友侯六山庄的追忆与怀念。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夜宴饮时的温馨氛围和自然景色的美丽。

首句“少小欢游地”,点明了诗人与友人侯六山庄的深厚情谊始于童年,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接着,“君家旧竹林”一句,不仅描绘了侯六山庄内竹林葱郁的景象,也暗示了这里曾是他们共同欢聚的地方,充满了回忆与情感的积淀。

“每逢春酒夜,常醉绿萝阴。”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春夜宴饮的情景,绿萝的阴影下,美酒佳肴,朋友相聚,畅谈笑语,直至微醺。这里的“醉”不仅是身体上的沉醉,更是心灵上的陶醉,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

“树密云过慢,楼高月上深。”这两句转而描写夜晚的自然景色。树木茂密,云彩缓缓移动,似乎不愿打扰这宁静的夜晚;高楼之上,月亮高悬,照亮了深邃的夜空。这样的景象既衬托出宴会的高雅与庄重,也象征着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深情回望。

最后,“婆娑看老态,颇识故交心。”诗人以“婆娑”形容树木的姿态,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通过观察树木的老态,诗人仿佛看到了老友的面容,感受到了那份久违的亲切与熟悉,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春夜宴饮场景的描绘,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旧友侯六山庄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珍惜。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冬日

冬日苦短不可说,况乃朔风吹倒人。

邻童折屐走相报,江上无数梅条新。

(0)

燕山八景·其一蓟门飞雨

出自蓟北门,试寻桑乾源。

飞雨四面至,河山为之昏。

高有营坞处,惊沙走颓垣。

下有战死骨,白兼沙土痕。

奔潨万雷喧,赤石孤电翻。

讵知苍茫际,神明悼其冤。

驱车过古城,暝拉翁投村。

解衣燎新火,松亭已升暾。

(0)

吃秋桃有感

看得花开到熟时,一年多半客边陲。

明年秋摘知何处,重到刘郎未可期。

(0)

泗州舟中怀乡友

年时忆友在吴山,只隔钱塘一水间。

今日独看淮泗月,千山万水不知还。

(0)

题翠涛亭歌

翠微之山美如玉,面山筑亭傍溪曲。

长风吹下万松声,百顷云涛恍心目。

手挥五弦歌紫芝,两耳天籁凌空飞。

人间众窍不足和,羊裘雪满迟来归。

(0)

倪氏池亭陪羽庭太守燕集分韵得东字

高轩新搆燕诸公,捲起朱帘罨画中。

八月红莲犹待客,半天青柳自生风。

冰弦促柱催欢伯,玉版题诗睹醉翁。

且索虎头图此景,明朝踪迹任西东。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