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辞四首·其一》
《古辞四首·其一》全文
元 / 宋濂   形式: 古风

步月空阶下,蟋蝍迫人啼。

急扶邛竹杖,越过画楼西。

登楼望南山,山峰如髻丫。

西头云起处,定自故人家。

谁家采莲女,面如白玉盘。

相对悄无语,风吹荷叶翻。

晓行秋川上,无柰秋色何。

芙蓉难堪折,却愁零露多。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月下漫步的情景,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首句“步月空阶下”,简洁地勾勒出月光洒在空旷台阶上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蟋蟀迫人啼”一句,通过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夜深人静时,蟋蟀的叫声似乎在催促着什么,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情感色彩。

“急扶邛竹杖,越过画楼西”两句,诗人以自己的行动,进一步深化了夜晚的孤独与探索感。邛竹杖的使用,不仅体现了环境的艰苦,也暗示了诗人的坚韧不拔。越过画楼西,既是对空间的描述,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超越。

“登楼望南山,山峰如髻丫”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景图,山峰如同女子的发髻,形象生动,富有诗意。接下来,“西头云起处,定自故人家”则将视线引向远方,暗示了诗人对过去或理想中家园的怀念与向往。

“谁家采莲女,面如白玉盘”一句,诗人通过对比,赞美了采莲女的美貌,同时也隐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面对这样的美丽场景,诗人“相对悄无语”,表现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风吹荷叶翻动,更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最后,“晓行秋川上,无柰秋色何”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感慨,虽然秋天带来了凉意,但诗人并未感到无奈,而是享受其中。“芙蓉难堪折,却愁零露多”则以芙蓉花为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思考,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宋濂

宋濂
朝代:元   号:潜溪   籍贯:浦江(今浙江浦江县)   生辰:1310—1381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猜你喜欢

台阳八景诗

何处声声布谷啼,冈山山北柳林西。

杏花春雨红千亩,蔗叶寒烟绿一犁。

水引石头开短圳,笛横牛背过前溪。

屡丰不待秋来卜,多稼如云望早迷。

(0)

东宁春兴六首·其五

青山舒却丽容姿,士女欢游杂沓时。

尽解园林看芍药,谁从荆棘辨灵芝。

无名鸟雀呼还止,有节筼筜翠自宜。

今古枯荣非一定,祇应醉酒复吟诗。

(0)

赤嵌夕照

夕阳斜照赤嵌楼,揽古兴怀到此游。

废堞蝉鸣馀老树,颓墙雀噪等荒邱。

窗临岛外晴波影,门泊江边晚渡舟。

当日筑城人已去,霸图空付水东流。

(0)

鮡鱼次六给谏原韵

怒目棱棱遍体斑,蛇行也解曲回环。

如何生在沧溟里,偏喜身居清浊间。

虎穴掉头终不顾,龙门烧尾可知艰。

烹鲜更怪成何味,丛笑令人鄙百蛮。

(0)

屏山夕照

峭壁蒙葺绿,天然列画屏。

夕阳残照里,添得十分青。

(0)

赤嵌城

诸番昔陆居,渔海餍腥食。

红夷诓牛皮,城筑诛茅塞。

驱逐骇禽兽,挺走窜屴崱。

埤堄抗虹霓,咸池瞰浴赤。

潮生惊隆颓,飓作占氛黑。

想当缔造初,恋腐恣鸱嚇。

宁识圣人出,千里沟涂斥。

费岂吝垣墉,众心森削壁。

黑齿日襁负,纵横闾闬迹。

啯辘唱番谣,湛湛高穹碧。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