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山如画云,苕水如篆文。
使君画船山水里,荡漾朝晖与夕曛。
中流棹歌惊水鸭,捷如竞渡千人军。
渡头刘阮郎,清唱烟中闻。
为设胡麻饭,招手越罗鼢。既到车山口,还过?水濆。
东盛㘰前折杨柳,西庄漾下纫香芹。
东村击鼓送将醉,西村吹笛迎馀醺。
三日新妇拜使君,野花山叶斑斓裙。
使君本是龙门客,宫衫脱锦披黄斤。
愿住吴侬山水国,不入中朝鸾鹄群。
酒酣更呼酒,挽衣劝使君。
游丝蜻蜓日款款,野花蛱蝶春纷纷。
君不见城南风起寒食近,老农火耕陈帝坟。
苕山如画云,苕水如篆文。
使君画船山水里,荡漾朝晖与夕曛。
中流棹歌惊水鸭,捷如竞渡千人军。
渡头刘阮郎,清唱烟中闻。
为设胡麻饭,招手越罗鼢。既到车山口,还过?水濆。
东盛㘰前折杨柳,西庄漾下纫香芹。
东村击鼓送将醉,西村吹笛迎馀醺。
三日新妇拜使君,野花山叶斑斓裙。
使君本是龙门客,宫衫脱锦披黄斤。
愿住吴侬山水国,不入中朝鸾鹄群。
酒酣更呼酒,挽衣劝使君。
游丝蜻蜓日款款,野花蛱蝶春纷纷。
君不见城南风起寒食近,老农火耕陈帝坟。
这首诗描绘了苕山水域的秀美风光和当地风俗。诗人以生动的比喻赞美苕山如画,苕水如篆文,展现出山水的韵味。"使君画船山水里",形象地刻画出官员乘船游览的场景,朝晖夕照下泛舟的惬意。"中流棹歌惊水鸭",写出渔歌的魅力,连水鸭也为之动容。
诗人还提及了渡口的刘阮郎清唱,以及胡麻饭、越罗衣等民俗风情,展现了浓厚的地方色彩。从车山口至?水濆,再到东村西庄的热闹欢送,体现了村民的热情好客。新妇的斑斓裙饰和使君的龙门客身份,增添了历史文化的气息。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山水生活的向往,不愿与朝廷高官同列,而愿在民间享受淳朴的生活。酒宴上,游丝蜻蜓、野花蛱蝶的描绘,营造出宁静美好的田园画面。结尾处,诗人以寒食节临近,老农火耕的场景,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农事的繁忙。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景交融,富有生活气息,展示了元末明初时期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