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昭市骏骨,四处纪金台。
定论曾谁是,真贤可致来。
无过策士聚,安得治功开。
欲笑先生郭,徒称辩给才。
燕昭市骏骨,四处纪金台。
定论曾谁是,真贤可致来。
无过策士聚,安得治功开。
欲笑先生郭,徒称辩给才。
此诗以燕昭王求贤若渴的故事为引,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与重视。首句“燕昭市骏骨”借用典故,形象地描绘了燕昭王不惜重金求取贤才的情景,暗喻诗人对于人才的珍视。接着,“四处纪金台”进一步强调了燕昭王广布求贤之名,四方贤士云集的盛况。
“定论曾谁是,真贤可致来”两句,诗人提出疑问,真正的贤才是否能找到?表达了对人才能否真正被发现和吸引的思考。随后,“无过策士聚,安得治功开”则指出,只有聚集智谋之士,才能开启治理国家的正道,强调了人才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最后,“欲笑先生郭,徒称辩给才”两句,诗人似乎在反思或批评那些仅凭口舌之利而忽视实际能力的人,表达了对真正才干的看重,以及对表面才华而缺乏实质贡献者的讽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价值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真正有能力治理国家的贤才的渴望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