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长自掩柴扉,闻道春归却未归。
出洞暗随流水远,乘风高逐晓云飞。
馀香正喜临书幌,秀色还堪著綵衣。
病起逢春抛药裹,摩娑瘦骨近应肥。
花开长自掩柴扉,闻道春归却未归。
出洞暗随流水远,乘风高逐晓云飞。
馀香正喜临书幌,秀色还堪著綵衣。
病起逢春抛药裹,摩娑瘦骨近应肥。
这首明代诗人朱浙的《落花(其一)》描绘了春天花开的场景以及诗人的情感变化。首句“花开长自掩柴扉”,写出了花儿独自开放,无人欣赏的寂寥,而“闻道春归却未归”则流露出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惋惜和期待。接下来,“出洞暗随流水远,乘风高逐晓云飞”运用拟人手法,将落花比作随流水远去或随风飘荡的生命,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花朵的飘零之态。
“馀香正喜临书幌,秀色还堪著綵衣”两句,诗人借落花的香气和色彩,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同时也暗示自己在病中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最后,“病起逢春抛药裹,摩娑瘦骨近应肥”表达了诗人病愈后重拾生机,期待身体逐渐恢复,春回大地带来的活力让他相信自己会变得丰满起来。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落花的飘零与诗人的情感起伏,寓言性地表达了生命的短暂与美好,以及对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