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华清月夕》
《华清月夕》全文
明 / 杨慎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华清月华满,清都玄景开。

玉霜竟宇下,金波穿霤来。

鸿濛澄寒雾,缭垣静氛埃。

莲汤何窈窕,松岭亦崔嵬。

景灭集灵殿,声销按歌台。

繁华自当歇,芜没谁兴哀。

清光有今夕,欲去重徘徊。

(0)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华清月夕》描绘了一幅清幽而宏大的月夜景象。首句“华清月华满”展现了华清宫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之中,月色如水,充满诗意。"清都玄景开"则点出月夜的仙气与神秘感,仿佛通往天宫的门户洞开。

"玉霜竟宇下,金波穿霤来"运用了比喻,将月光比作玉霜和金波,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照耀宇宙和穿透屋檐的景象。接下来的"鸿濛澄寒雾,缭垣静氛埃"通过描绘寒雾的澄清和宫墙的宁静,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莲汤何窈窕,松岭亦崔嵬"借莲花池的秀美和松岭的雄伟,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景灭集灵殿,声销按歌台"暗示月色渐暗,宫殿和歌台的繁华不再,只剩下了寂静。

最后两句"繁华自当歇,芜没谁兴哀"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虽然曾经的繁华已逝,但月光依旧,诗人流连忘返,"清光有今夕,欲去重徘徊"表达了对这美好月色的留恋和不舍。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寓言人生盛衰,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杨慎

杨慎
朝代:明   字:用修   号:升庵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生辰:1488~1559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
猜你喜欢

题郑州吴峻卿刺史扬州纪游诗集二首·其一

居然三月下扬州,一曲清平纪胜游。

修到当年狂杜牧,此生端不羡封侯。

(0)

过张子房墓

力士一击击不中,百二十斤椎何用。

不为大勇为小勇,此时子房真梦梦。

曲曲清漪下邳桥,夕阳古渡影迢迢。

突遇老人冠不整,呼履履我默警醒。

出书一编曰可读,用此足槛秦人鹿。

奚取荆卿匕首渐离筑。

君不见萧何下狱韩彭死,仙乎仙乎早知此。

此去随我访赤松,孺子乃以功名终。

迄今墓木依然在,行人来往经千载。

河山郁郁气葱葱,此中倘有黄石公。

(0)

步月

三千里外息征鞍,客里情怀强自宽。

祗有关山今夜月,又教儿女忆长安。

(0)

寿学师张凤池先生五十·其二

虎口馀生得未曾,先生从此困而升。

儒官纵过英年选,科第何妨晚节登。

师道风行常霭霭,人文日上并蒸蒸。

归功是藿原非藿,保佑天申信有徵。

(0)

咏周茂叔爱莲·其三

美人殷怅望,宛在水之涯。

孤洁侪梅萼,轻狂笑李花。

芳情深且远,光泽正而葩。

一瓣心香爇,希踪学道家。

(0)

三高祠

湖山碧,湖波白,此间大有林泉客。

载鸱夷,忆鲈脍,斗鸭围栏住吴会。

三贤先后轨不同,千秋庙祠留清风。

君不见蘋花芳、橙橘香,风马云车驻此乡。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