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张子房墓》
《过张子房墓》全文
清 / 张洵佳   形式: 古风

力士一击击不中,百二十斤椎何用。

不为大勇为小勇,此时子房真梦梦。

曲曲清漪下邳桥,夕阳古渡影迢迢。

突遇老人冠不整,呼履履我默警醒。

出书一编曰可读,用此足槛秦人鹿。

奚取荆卿匕首渐离筑。

君不见萧何下狱韩彭死,仙乎仙乎早知此。

此去随我访赤松,孺子乃以功名终。

迄今墓木依然在,行人来往经千载。

河山郁郁气葱葱,此中倘有黄石公。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张良墓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张良的深沉感慨与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深刻理解。

首句“力士一击击不中,百二十斤椎何用”,借用了张良助刘邦夺取天下的典故,暗示张良的智谋远胜于武力,巧妙地揭示了张良作为智者的形象。接下来,“不为大勇为小勇,此时子房真梦梦”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张良的智慧与策略的重要性,而非单纯的勇力。

“曲曲清漪下邳桥,夕阳古渡影迢迢”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将读者带入历史的长河之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接着,“突遇老人冠不整,呼履履我默警醒”则引入了一个神秘的老人,象征着历史中的智慧与启示,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

“出书一编曰可读,用此足槛秦人鹿”提到张良赠书给刘邦,帮助其战胜强敌,体现了张良的远见卓识。此处巧妙地引用了“秦人鹿”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张良在历史进程中的关键作用。

“奚取荆卿匕首渐离筑”一句,通过对比荆轲与张良,再次凸显了张良作为智者而非刺客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张良智慧与策略的赞赏。

最后,“君不见萧何下狱韩彭死,仙乎仙乎早知此”通过对比萧何、韩信、彭越等其他历史人物的命运,表达了对张良早年明智选择的肯定,以及对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此去随我访赤松,孺子乃以功名终”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追随张良的脚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越,同时也对张良以功名终其一生表示了理解和尊重。

“迄今墓木依然在,行人来往经千载。河山郁郁气葱葱,此中倘有黄石公”则以张良墓为背景,描绘了历史的永恒与自然的生机,表达了对张良及其智慧的长久怀念与敬仰。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深刻的对比与联想,展现了诗人对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同时也传达了对智慧、自由与超越的向往。

作者介绍

张洵佳
朝代:清

字少泉,又字瑞生。同治癸酉优贡,历署河南上蔡,宁陵陈留县知事,升用直隶州知州。著有《爱吾庐诗钞》。先生诗宗香山,为人朴讷谨愿,胸无城府。严取与,辨义利,交久益敬。乡里后进有一才一艺者,必为之揄扬不置。需次汴垣,兼藉课徒自给,春秋榜发售者踵接。徐东海相国、朱古薇侍郎其尤著者也。宰上蔡日,终日堂皇,清理狱讼,不三月,囹圄一空。宁陵亦然。调署陈留二年,学道爱人,宽猛相济,政绩尤著。先生五十书怀诗有“两载民情水乳融”之句。年五十一,即自劾旋里。春秋佳日,惟与二三知已饮酒赋诗,不问门以外事,时论高之。
猜你喜欢

好事近·其二

今古满胸中,韬略一时人杰。

高卧溪山好处,迟十年斋钺。

朱轓休傍武陵溪,梅花记曾别。

早晚殿前归侍,总周庐千列。

(0)

日暮系舟

新晴不受短篷遮,系缆持觞一太嗟。

柳岸萧条难驻客,茅檐安稳不如家。

百年有几欲华发,今日无多已暮鸦。

五世乡关泽未斩,欲归心折雁行斜。

(0)

送客至灵谷

仙林路细出山腰,灵谷峰高入紫霄。

立石借为题字壁,倒松因作度溪桥。

雨花湿地人归晚,烟草迷川马去遥。

记得玄都种桃处,黯然分袂各魂销。

(0)

观放鸬鹚

乌鬼淋漓受指呼,江鱼终日为人驱。

扼吭不及能言鸭,哇肉几同反哺乌。

暂满空喉如瘿大,竟无半尾塞肠枯。

少宽颈组方谋饱,水冷沙寒日已晡。

(0)

题素庵壁间六首·其一

两椅熨秋竹,一帘捲霜藤。

山风长夜寒,兀兀挑青灯。

(0)

偶题

窗涵山影月初斜,门傍溪桥柳半遮。

独客不眠春起早,一帘香雪嗅梨花。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