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月青莲,是水东坡,君殆有之。
叹入山避劫,未除色相;观河皱面,竞换须眉。
身外分身,梦中寄梦,影默形喧枉自疑。
千年后,定思骝市骨,赏豹悬皮。世间谁是谁非。
总一样、元符佩吟痴。且放将愁闷,因缘广结;
拓开心眼,造化同师。
听我为鱼,任他呼马,高卧梅花醉屈卮。
披图看,算左邻谷口,右促天随。
是月青莲,是水东坡,君殆有之。
叹入山避劫,未除色相;观河皱面,竞换须眉。
身外分身,梦中寄梦,影默形喧枉自疑。
千年后,定思骝市骨,赏豹悬皮。世间谁是谁非。
总一样、元符佩吟痴。且放将愁闷,因缘广结;
拓开心眼,造化同师。
听我为鱼,任他呼马,高卧梅花醉屈卮。
披图看,算左邻谷口,右促天随。
这首《沁园春》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其内容深邃,情感丰富,充满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开篇“是月青莲,是水东坡”,以“青莲”和“东坡”暗喻两位古代文豪,引出下文对人生的探讨。接着,“君殆有之”,似乎在说读者或诗人自己,仿佛在问是否能像古人那样超脱世俗,摆脱色相的束缚。
“叹入山避劫,未除色相;观河皱面,竞换须眉。”这两句表达了对逃避现实、追求超脱的复杂情感。一方面,人们试图通过遁入山林来避开世间的苦难,但色相的束缚难以真正消除;另一方面,观察河流的变化,人们又在不断变化中寻找自我,甚至不惜改变外貌。
“身外分身,梦中寄梦,影默形喧枉自疑。”这几句进一步阐述了人生的虚幻与矛盾。在现实与梦境之间,个体不断地寻求自我认同,却往往陷入困惑与自我怀疑之中。
“千年后,定思骝市骨,赏豹悬皮。”这里运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千年后的人们或许会反思,如今的追求与执着是否值得。
“世间谁是谁非。总一样、元符佩吟痴。”这一句揭示了人生的普遍性与荒谬感。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对于是非的判断总是相似的,而这种判断往往伴随着痴愚。
“且放将愁闷,因缘广结;拓开心眼,造化同师。”诗人在此鼓励人们放宽心胸,以开放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同时认识到自然界的规律如同老师一般,值得我们学习。
“听我为鱼,任他呼马,高卧梅花醉屈卮。”这一段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自由的画面,诗人仿佛在说,让生活如鱼得水,随心所欲,不必拘泥于世俗的束缚,可以在梅花盛开之时,享受生活的乐趣。
最后,“披图看,算左邻谷口,右促天随。”这句话可能是在说,通过阅读或思考,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无论是左邻还是谷口,或是天随,都是个人选择的结果,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整体而言,这首《沁园春》通过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彭城古官道,日中十马驰。
咫尺不见人,扑面黄尘飞。
白头汉王缟素师,美人燕罢项羽啼。
一时混战四十万,天昏地黑睢水湄。
乃知大风扬沙失白昼,自是地利非天时。
汉王仓皇问道西,一儿一女嘻其危。
太公吕后去不归,俎上宁有生还时。
未央称寿太上皇,巍然女娲帝中闱。
终然富贵自有命,造物颠倒真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