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正观》
《送正观》全文
清 / 方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三年不见故山秋,一枕西风万里愁。

已识关中迁大姓,谁知天际有归舟。

飘零节候惊黄叶,浩荡烟波想白鸥。

行到江南堪下泪,暮云衰草满汀洲。

(0)
鉴赏

这首诗《送正观》由清代诗人方觐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首联“三年不见故山秋,一枕西风万里愁”,开篇即以“三年”与“一枕”对比,强调了时间之长与离别之苦。秋日的山峦与西风中的愁绪交织,营造出一种浓郁的离别氛围。诗人仿佛在梦中,被西风唤醒,感受到万里之外的愁绪,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展现出强烈的主观感受。

颔联“已识关中迁大姓,谁知天际有归舟”,转而探讨人世间的变迁与命运。通过“关中迁大姓”的描述,暗示了历史的更迭与家族的迁移,而“谁知天际有归舟”则表达了对远方归来的期待与向往,同时也暗含着对未知命运的不确定感。

颈联“飘零节候惊黄叶,浩荡烟波想白鸥”,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黄叶飘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而浩荡的烟波与想象中的白鸥,则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尾联“行到江南堪下泪,暮云衰草满汀洲”,收束全诗,点明了离别的地点与情感的高潮。江南之地,本是充满诗意与美的地方,但在诗人眼中却成了泪水流淌的地方。暮云、衰草、满汀洲的景象,不仅渲染了离别的哀愁,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不舍。整首诗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深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离别、变迁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方觐
朝代:清

(1681—1730)清江苏江都人,字近雯,号石川。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散馆授编修。官至陕西西安布政使。有《石川诗钞》。
猜你喜欢

临终诗

暂荣暂悴石敲火,即空即色眼生花。

许时为客今归去,大历元年是我家。

(0)

同皇甫兵曹天官寺浴室新成招友人赏会

温室欢初就,兰交托胜因。

共听无漏法,兼濯有为尘。

水洁三空性,香沾四大身。

清心多善友,颂德慰同人。

(0)

途中除夜

南北浮萍迹,年华又暗催。

残灯和腊尽,晓角带春来。

鬓欲渐侵雪,心仍未肯灰。

金门旧知己,谁为脱尘埃。

(0)

赠别晋三处士

有人家住清河源,渡河问我游梁园。

手持道经注已毕,心知内篇口不言。

卢门十年见秋草,此心惆怅谁能道。

知己从来不易知,慕君为人与君好。

别时九月桑叶疏,出门千里无行车。

爱君且欲君先达,今上求贤早上书。

(0)

寄九华山费拾遗

先生九华隐,鸟道隔尘埃。

石室和云住,山田引烧开。

久闲仙客降,高卧诏书来。

一入深林去,人间更不回。

(0)

送皇甫司录赴黔南幕

黔南从事客,禄利先来饶。

官受外台屈,家移一舸遥。

夜猿声不断,寒木叶微凋。

远别因多感,新郎倍寂寥。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