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欢初就,兰交托胜因。
共听无漏法,兼濯有为尘。
水洁三空性,香沾四大身。
清心多善友,颂德慰同人。
温室欢初就,兰交托胜因。
共听无漏法,兼濯有为尘。
水洁三空性,香沾四大身。
清心多善友,颂德慰同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和平欢乐的佛教聚会图景。开头“温室欢初就,兰交托胜因”两句表达了人们在温暖舒适的房间里初次集会,互相交流美好的缘分。这里的“温室”可能指的是寺庙中的一个专门空间,而“兰交托胜因”则象征着清净和高尚的交往。
接着,“共听无漏法,兼濯有为尘”两句说明了聚会的宗旨是共同聆听佛法,洗涤心灵之尘。"无漏法"指的是佛教中的清净法,而“濯”则意味着用水清洁,这里比喻为以佛法清洁心灵。
中间,“水洁三空性,香沾四大身”两句更深入地表达了通过清洁的水和芬芳的香气来体验佛教中的“三空”(即人物、法、以及知见皆为空)的概念,以及融合于自然界的“四大”(即地、水、火、风)之身。
结尾,“清心多善友,颂德慰同人”两句强调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的心灵变得清净,与善良的朋友相聚,共同赞美佛法的恩德,以此安慰彼此。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心灵净化与精神升华的情操。
海南村老非真村,家能识字里能文。
读书大意破《论》《孟》,险夷巧拙知区分。
得钱只欲买书读,不置田庐遗子孙。
祝融司天霜不杀,四时雨露皆春温。
禾收两熟杂粳糯,仓积穜稑多如云。
木奴大者十馀种,半花半实充林园。
族属姻娅无远迩,岁时壶榼通温存。
水行乘舟陆乘马,巾服雍容礼义敦。
况有童奴可将命,幸无徭役相劳烦。
采钓芳鲜随意出,海中为乐难具论。
养高花下酒一樽,无事足不蹑公门。
心有馀宁形亦逸,海南村老非真村。
宿雨敛西昏,翔阳舒东白。
松涧纷相悦,溪喧若趋敌。
迤逦叩山椒,熹微露榜额。
焚香礼空王,问饭得香积。
灵骨吐双图,佛螺现千碧。
兴来不虚返,缘源渐有获。
飞泉激冰雪,余韵铿金石。
一线脂蚁通,双崖巨灵劈。
如闻大士音,恍作海潮色。
征君毕世栖,冥心自乐国。
江令终宵憩,返念仍焰宅。
伊余迷晚径,一壑乖定力。
已惭战胜肥,虚恋嚣中寂。
逝言涤无明,将从度公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