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子云溪上,天星已再周。
故人今略尽,斯世果何求。
得丧元相似,乘除岂自谋。
初心幸无恙,馀事一虚舟。
识子云溪上,天星已再周。
故人今略尽,斯世果何求。
得丧元相似,乘除岂自谋。
初心幸无恙,馀事一虚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所作,名为《杜子贞远访自言山居之胜以二诗送之(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自己隐居生活的心境。
"识子云溪上,天星已再周。"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朋友在云雾缭绕的溪边与诗人的相遇,以及时光流转,星辰变幻的情景。诗人通过这番描述,传达了对友情长存的珍视之情。
"故人今略尽,斯世果何求。" 这两句表明那些旧日的朋友大多已不在,而对于这个世界,诗人感到无所追求。这显示出诗人一种超脱红尘的淡泊心态。
"得丧元相似,乘除岂自谋。" 这里诗人通过“得”和“丧”的相似,以及“乘”和“除”的对比,表达了对于世事变迁的洞察。这两者都是无常的,得失如浮云,让人感慨。
"初心幸无恙,馀事一虚舟。"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庆幸自己的初心未改,同时将世间纷扰比喻为一叶轻舟,表达了超脱世俗的愿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变迁的描写,以及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的抒发,展现了一位宋代文人的隐逸生活和深邃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