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荔枝诗十首·其三》
《荔枝诗十首·其三》全文
明 / 释今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水玉争传裹绛纱,天涯稀见漫相誇。

于人暂得消怀抱,似我那堪挂齿牙。

梦里几曾移汉苑,镜中何处觅潘车。

应知岭外原无树,认得清甜遍海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荔枝的珍贵与甜美,以及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诗人以荔枝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荔枝的独特魅力。

首句“水玉争传裹绛纱”,以水玉比喻荔枝的晶莹剔透,绛纱则形容荔枝皮色的红艳,生动地描绘了荔枝的外观之美。接着,“天涯稀见漫相夸”一句,表达了荔枝虽稀少难得,但人们对其的赞美之情却溢于言表。

“于人暂得消怀抱,似我那堪挂齿牙”两句,进一步抒发了荔枝对于人们心灵的慰藉作用,同时也暗示了荔枝的美味难以忘怀,令人回味无穷。

“梦里几曾移汉苑,镜中何处觅潘车”运用典故,表达了对荔枝的向往和追求,仿佛在梦境中也能感受到它的甜美,而在现实中却难以寻觅到与之相匹配的佳肴或美酒。

最后,“应知岭外原无树,认得清甜遍海涯”两句,点明了荔枝生长的地域特点,强调了其清甜的味道遍布各地,无论是在高山之巅还是海边,都能品尝到荔枝的美味。

整首诗通过对荔枝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今白
朝代:明

今白,字大牛。番禺人。俗姓谢,原名淩霄。诸生。明桂王永历七年(一六五三),皈天然禅师薙染登具。十年,值雷峰建置梵刹,工用不赀,白发愿行募,沿门持钵十馀载,丛林规制次第具举。一夕行乞,即次端坐而逝。事见清宣统《番禺县续志》卷二七。
猜你喜欢

述征·其三

离别怨芳春,芳春殊梦寐。

宵月皓珠宫,丹霞乘夕起。

石室粲琼蕤,崧台藉蕙茝。

不见同心人,日莫甘委弃。

(0)

雾灵谒樵川阮先生赋赠

朝发彭蠡潴,暮憩潜霍麓。

瞩景睇流峙,嘲玄造耆宿。

鲛人不贵珠,荆工不贵玉。

蜚文君子堂,忘疲夜相卜。

东观出伏生,西京遘枚叔。

龙史挂三坟,蝌书罗四目。

奇龄注东公,灭度衍西竺。

一麾守瓯闽,二始缵徽轴。

垂清渭滨钓,濯斯沧浪足。

海陬有狂简,斐然咏淇澳。

寄言铸金者,于何发予覆。

(0)

吊厓山三首·其二

百年俎豆水云间,万里虹桥指顾还。

节义今传余阙庙,何人解忆古厓山。

(0)

次答庞伯达孝廉

长江远水绕苔矶,客至开尊半掩扉。

四壁乍惊秋气入,片帆争带夕阳飞。

故园聚散原非别,壮志蹉跎但忆归。

为语东篱陶令菊,再来相对肯相违。

(0)

闻笛有叹

游赏经年事不同,客心犹自怨春风。

月明此夜闻丝竹,何处东山无谢公。

(0)

西南七夕·其二

同舟端不负前期,沙际停桡坐语迟。

想见故园瓜果熟,夜凉如水度秋嬉。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