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静雨潇潇。帘影风摇。残杯独酌转无聊。
翠袖啼痕红烛泪,同洒春宵。烟水隔斜桥。
魂断谁招。带围宽尽沈郎腰。
到得见时卿试比,不让苗条。
人静雨潇潇。帘影风摇。残杯独酌转无聊。
翠袖啼痕红烛泪,同洒春宵。烟水隔斜桥。
魂断谁招。带围宽尽沈郎腰。
到得见时卿试比,不让苗条。
这首《浪淘沙·夜怨》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词人沈谦所作,描绘了一幅深夜中女子孤独哀怨的画面。
“人静雨潇潇”,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细雨绵绵,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帘影风摇”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风吹动帘子,影子随之摇曳,增添了几分动态美,同时也暗示着内心的波动与不安。
“残杯独酌转无聊”,女子独自饮酒,杯中的酒已近空,却仍无法排遣心中的孤寂与忧伤。这一句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人物的情感状态,让人感同身受。
“翠袖啼痕红烛泪,同洒春宵”,女子的眼泪如同红烛的泪滴,与春夜的时光一同流逝。这里的“翠袖”不仅指女子的衣饰,也象征着她的娇嫩与脆弱,泪痕与烛泪交织,形象地表现了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
“烟水隔斜桥,魂断谁招”,女子与心上人相隔遥远,如同被烟水阻隔的斜桥,她的心魂已断,却无人能唤回。这句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与无奈,将情感推向高潮。
“带围宽尽沈郎腰”,借用沈约(沈郎)的故事,形容女子因思念过度而消瘦,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情感对身体的影响。
“到得见时卿试比,不让苗条”,当再次相见时,女子会与心上人比较,看是否依旧苗条,这一句既是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也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深夜中的孤独与哀怨,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分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情感细腻入微的捕捉与表达能力。
庭阴坠叶,楼外断鸿,振触武林前事。
七载离鸾,梦冷蕙炉烟细。
凝睇,枉思量月没教星替。
奈过眼韶华,一瞬依然春到蓝尾。草草人间世。
叹两度伤心,百年弹指。倚瑟双声,信杳碧城十二。
愁悴。掩孤嚬、闲写银笺字。
待唤取、仙山翠羽,怕深情难寄。
舞长沙,回短袖,清节一钱剩。
黄竹箱携,絮雪贮秋影。
定知挽鹿偕归,筼屏学绣,恰映月、囊萤相称。
素心耿。无奈翠履银珰,青闺倦持赠。
女伴偷看,椎髻齿空冷。
更禁嫌到笼鹦,吠来仙犬,生做就、茜窗人病。
彩笔休拈,锦字慵题,病馀无力。
又坠叶吟秋,疏棂外、闲了翠云消息。
懒听桂苑啼鸟,引琼箫悽恻。
西风泪、花冷素蟾,偏是广寒人只。
倦燕忽如客,待归去、苍烟暗故国。
沈沈绣帘易隔,宵来梦、比似曲屏还窄。
看取小扇尘生,嗟空箱抛掷。
消魂处、愁缕恨丝,机声催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