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春令.题画:倪云林溪亭山色》
《留春令.题画:倪云林溪亭山色》全文
清 / 周之琦   形式: 词  词牌: 留春令

小山疏树,墨痕轻染,几重烟翠。

石径萦回一亭孤,倩传出、幽人意。

仿佛前游如梦里。尚渔舟闲系。

曲港斜通武陵溪,问曾见、桃花未。

(0)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倪云林风格的山水画卷。词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首先,“小山疏树,墨痕轻染,几重烟翠”,开篇即以淡雅的笔调勾勒出一幅山峦叠翠、树木稀疏的画面,墨色轻染,仿佛是大自然最原始的色彩,烟雾缭绕,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这里运用了“疏”字,不仅描绘了树木的稀疏,也暗示了画面的空灵与宁静。

接着,“石径萦回一亭孤,倩传出、幽人意”,词人通过一条蜿蜒曲折的石径和一座孤独的亭子,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这座亭子不仅是观景之所,也是寄托着“幽人”(隐士)的心境。通过“倩传”二字,词人巧妙地将亭子与人的内心世界联系起来,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

“仿佛前游如梦里。尚渔舟闲系”,词人在这里使用了“梦里”这一比喻,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即使是在现实中,词人仍然能找到与梦境相似的景象——渔舟悠闲地停泊在岸边,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存,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心灵得以栖息的氛围。

最后,“曲港斜通武陵溪,问曾见、桃花未”,词人通过引用《桃花源记》中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诗意。武陵溪与桃花源的联想,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激发了读者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想象与追求。词人似乎在问,是否有人曾经在这片桃源之地见过桃花盛开的美景?这既是对过去美好记忆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作者介绍

周之琦
朝代:清   字:稚圭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生辰:公元1782年~1862年

周之琦(公元1782年~1862年),字稚圭,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周之琦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猜你喜欢

以菊花饷恽薇孙学士诗来用渊明自拟作此答之·其十

敛手推枰自不妨,成名竖子漫倡狂。

延龄小试中山酒,大胜卢循续命汤。

(0)

见说

见说妖星犯斗躔,苍黄已似永嘉年。

巫阳始信天真醉,精卫初无海可填。

儿戏干戈军灞上,夜来烽火照甘泉。

小臣剩有平边策,祗换东郊种树篇。

(0)

甘州子

画眉才了换花冠。帘雨细,篆香残。

雀钗金腻涩烟鬟。风勒柳丝寒。

青一把,搭在小阑干。

(0)

寄金华节推表弟张克举

微雨初晴酒半醒,凄凉旧事不胜情。

腰间带束黄金在,头上冠簪白雪盈。

飞梦有时临浙水,此生无复到神京。

山林洗耳听消息,载道弦歌诵政声。

(0)

次韵送罗柱举人·其二

归来自信有馀师,曾荷而翁过望期。

襄汉话投君记取,湖西门径我能知。

屋乌念洽三春酒,世路看慵几局棋。

花落花开晴又雨,九原无雁慰吾思。

(0)

读总制宫保洪先生榜文有感蒙枉顾因拜录谢

元元无计避诛求,啸聚湖山可自由。

万里几微关总制,四藩威武会诸侯。

兴元诏感山东泣,淮蔡忠孚度相谋。

大慰中原枯旱望,几番霖雨沛田畴。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