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天下士,遇我独情亲。
剪烛论心夜,焚香读易晨。
已私须尽克,天理必全纯。
惆恨春宵梦,分明笑语温。
先生天下士,遇我独情亲。
剪烛论心夜,焚香读易晨。
已私须尽克,天理必全纯。
惆恨春宵梦,分明笑语温。
此诗描绘了一位智者与诗人之间的深厚友谊。诗中以“先生天下士,遇我独情亲”开篇,点明了这位智者在诗人眼中的独特地位和深厚情感。接下来,“剪烛论心夜,焚香读易晨”,细腻地刻画了两人深夜长谈,清晨共读《周易》的情景,展现了他们精神上的契合与交流的深度。
“已私须尽克,天理必全纯”两句,表达了智者对个人私欲的克制以及追求道德完善的思想境界,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最后,“惆恨春宵梦,分明笑语温”,则以梦境中的欢声笑语,表达了诗人对这段友情的深切怀念与温暖感受,同时也暗示了两人关系的亲密无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精神追求的美好,具有浓郁的人文关怀和道德启示。
一翁行年七十八,背似橐驼头少发。
雨晴池上偶相逢,揖我低头还结袜。
问翁此出往何方,年年行贩走都昌。
问翁何自苦如此,为言无儿身故忙。
翁今年老无官府,又言有婿当门户。
昨夜粮帖遣催科,侵晨持帖下乡去。
平生逐末不耕织,力尽身疲为衣食。
今年不似去年时,血气又枯行步迟。
此去若归难复往,只恐他乡不得归。
人生有身还有累,在家无儿同在外。
僬侥不可举,侏儒不可援。
蒙瞍不可视,嚚瘖不可言。
玉人事雕琢,所贵得瑶琨。
箓竹兴君子,猗猗美淇园。
相观与俱化,岂不尚芳荪。
所以教诲善,乃在公子驩。
贤良赞令美,浦大川有源。
吁嗟斐然子,狂简非所敦。
故人别久才相见,又拜恩光宰花县。
去思匆匆不我留,都门沽酒徒攀饯。
我有五色之彩翰,为君写作青琅玕。
虚心惯承雨露重,高节岂畏冰霜寒。
此意赠君君达否,清风雅操君皆有。
君到长清转觉清,不须更种陶潜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