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翁叹·其一》
《二翁叹·其一》全文
明 / 胡俨   形式: 古风

一翁行年七十八,背似橐驼头少发。

雨晴池上偶相逢,揖我低头还结袜。

问翁此出往何方,年年行贩走都昌。

问翁何自苦如此,为言无儿身故忙。

翁今年老无官府,又言有婿当门户。

昨夜粮帖遣催科,侵晨持帖下乡去。

平生逐末不耕织,力尽身疲为衣食。

今年不似去年时,血气又枯行步迟。

此去若归难复往,只恐他乡不得归。

人生有身还有累,在家无儿同在外。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老翁的生活境遇,充满了对社会底层人民辛酸生活的深刻同情与感慨。

诗中通过“一翁”这一形象,展现了老翁的苍老与困顿。他的背如骆驼,头发稀疏,这不仅是岁月的痕迹,也是生活艰辛的象征。在雨后晴朗的池边,老翁偶然与诗人相遇,他向诗人行礼,低头整理衣物,这一系列动作透露出他的谦卑与生活的不易。

老翁的回答揭示了他年年奔波于都昌贩卖货物的原因——为了养活自己,没有儿子的他不得不辛苦劳作。接着,老翁提到自己的困境:虽然年老体衰,但因为有女婿要照顾门户,他仍然不能停止劳作。夜晚,官府的催促文书迫使他清晨便前往乡下,继续他的劳役。

老翁一生以经商为生,从未从事过耕种或纺织,全身心投入于谋生,直至体力耗尽。今年与往年相比,他的身体更加虚弱,行动也变得迟缓。老翁担心这次外出可能难以返回,害怕在异乡无法归家。诗中表达了对老翁晚年生活的忧虑,以及对社会底层人民生存状态的深切同情。

最后,诗人感叹人生无论在家还是在外,都有诸多牵绊与累赘,反映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老翁的生活现状,展现了明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辛酸与无奈,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作者介绍
胡俨

胡俨
朝代:明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猜你喜欢

郑二锁试五羊久而不还问之广人云已失解从海道归潮矣闻之惘然唁以此诗

望君挹取裒然首,为我迂回长者车。

璧玉已闻归间道,足音那复念逃虚。

卑微官职缘亲屈,眊氉情怀赖酒除。

政使登名似韩子,十年曾不补遗馀。

(0)

杂诗二十首·其十四

已分诗驱使,宁辞酒过差。

南烹人钓蛤,北信客占鸦。

年事侵肤理,忧端宿肺家。

向来功业兴,到晚咏馀霞。

(0)

蜑儿歌

泸南二子天一边,思之不见今三年。

阮咸已老得遥集,白发自愧还欣然。

未看颅骨并颊颧,啼中已有过秦篇。

诸田何得贱庶孽,会斩庄贾摧强燕。

(0)

南园道堂

纵步幽园晚未回,已驯鱼鸟莫相猜。

垂杨当路从教折,细草沿阶不费栽。

花树影中流水过,林梢缺处远山来。

一筇春事无人共,踏破空庭几点苔。

(0)

乾明院让道人房与朱仲潜探梅

春工未仲闲桃李,偏向梅花先著意。

铅华不御见真色,香密染衣冰琢蕊。

旧游颇念秦郎中,梦里五年如历指。

叫呼连索酒浇春,尚想横瓶枕花底。

今年梅侣更何人,我狂骂坐初不嗔。

风流端的美无度,携手错疑君姓秦。

往来百匝将重趼,鸟道萦盘封碧藓。

团枝冻蕊未全苏,已见横斜照清浅。

晓来霁色酿春风,金须渐吐香蒙茸。

开迟政恐有遗恨,未破君家宫锦红。

(0)

为蒋仲友题画

乱山深处是烟霞,雨暗晴晖日夕佳。

至识先生曾到此,故留戏笔在君家。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