僬侥不可举,侏儒不可援。
蒙瞍不可视,嚚瘖不可言。
玉人事雕琢,所贵得瑶琨。
箓竹兴君子,猗猗美淇园。
相观与俱化,岂不尚芳荪。
所以教诲善,乃在公子驩。
贤良赞令美,浦大川有源。
吁嗟斐然子,狂简非所敦。
僬侥不可举,侏儒不可援。
蒙瞍不可视,嚚瘖不可言。
玉人事雕琢,所贵得瑶琨。
箓竹兴君子,猗猗美淇园。
相观与俱化,岂不尚芳荪。
所以教诲善,乃在公子驩。
贤良赞令美,浦大川有源。
吁嗟斐然子,狂简非所敦。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对比和比喻,表达了对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深刻见解。诗人列举了“僬侥”、“侏儒”、“蒙瞍”、“嚚瘖”等形象,象征着那些身体或能力上有缺陷的人,强调了他们需要得到适当的照顾和帮助。接着,诗人以“玉人”需“雕琢”,“箓竹”象征“君子”,以及“猗猗美淇园”来比喻人才的成长环境,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诗人进一步指出,通过观察和引导,这些“僬侥”、“侏儒”等形象最终能够“化”为有用之才,如同“芳荪”般散发出香气。这反映了教育的力量,能够将潜在的才能转化为社会的宝贵财富。
最后,诗人提到“教诲善”的重要性,并赞扬了“贤良”之人,认为他们的存在如同“令美”一样,是社会的源头活水。同时,诗人对“狂简”持保留态度,可能是在提醒人们在追求知识和成长的过程中,应保持谦逊和谨慎。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通过教育激发个体潜能,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
种树莫种柳,花飞不近枝。
生子莫生女,骨肉终弃遗。
嗟嗟峒中妇,失身随獠夷。
父母与兄弟,八年不相知。
东家有邻女,今朝得赎归。
一归一未返,恸哭泪满衣。
官船谁家郎,问之为歔欷。
妇泣且再拜,蛮音致哀辞。
郎呼獠来前,我赎免孤悲。
白金入獠怀,健妇留江湄。
中宵窃心计,故家或衰微。
亲在犹足赖,亲殁将何依。
獠夫固匪良,枕席久无违。
捩然夜奔去,忍尔背恩私。
捐金实郎心,重报宁汝期。
人情易反覆,妇性轻别离。
古来丈夫士,尚甘志节亏。
君看苏李泣,遗恨河梁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