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识先生隐者流,偶因图画想沧洲。
断云满路碧窗晚,明月何年青嶂秋。
世故风尘双短屐,生涯天地一扁舟。
何由白石空矶畔,招得人间万户侯。
旧识先生隐者流,偶因图画想沧洲。
断云满路碧窗晚,明月何年青嶂秋。
世故风尘双短屐,生涯天地一扁舟。
何由白石空矶畔,招得人间万户侯。
这首元代诗人范梈的《题黄隐君秋江钓月图》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首句“旧识先生隐者流”,表达了对画中隐士的熟悉和敬仰,暗示了画作主题与隐逸文化相关。接着,“偶因图画想沧洲”进一步点出观画时产生的遐思,将读者带入到远离尘嚣的水乡景象。
“断云满路碧窗晚”描绘的是傍晚时分,云雾缭绕的小径通向画中人家,窗户映照着碧绿的景色,营造出宁静而清幽的氛围。下一句“明月何年青嶂秋”,则通过想象中的明月照亮秋山,强化了画面的静谧和季节感。
“世故风尘双短屐,生涯天地一扁舟”两句,以“短屐”象征简朴的生活方式,与“一扁舟”相呼应,表达了主人公超脱世俗、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最后,“何由白石空矶畔,招得人间万户侯”以反问收尾,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权贵生活的不屑,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理想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秋江钓月图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对尘世功名的淡泊,体现了元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风貌。
淼茫积水非吾土,飘泊浮萍自我身。
身外信缘为活计,眼前随事觅交亲。
炉烟岂异终南色,湓草宁殊渭北春。
此地何妨便终老,譬如元是九江人。
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
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
樵隐俱在山,由来事不同。
不同非一事,养痾亦园中。
中园屏氛杂,清旷招远风。
卜室倚北阜,启扉面南江。
激涧代汲井,插槿当列墉。
群木既罗户,众山亦当窗。
靡迤趋下田,迢递瞰高峰。
寡欲不期劳,即事罕人功。
唯开蒋生径,永怀求羊踪。
赏心不可忘,妙善冀能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