豢虬乘佛睡,委辔向尘中。
大海回春绿,初星隐阙红。
道存心许纳,天远目难穷。
倦且南崦息,芝坛有碧茸。
豢虬乘佛睡,委辔向尘中。
大海回春绿,初星隐阙红。
道存心许纳,天远目难穷。
倦且南崦息,芝坛有碧茸。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首句“豢虬乘佛睡,委辔向尘中”以龙(虬)与佛的形象对比,龙在佛的梦中遨游,象征着超脱与自由,而“委辔向尘中”则暗示了现实世界的束缚与尘嚣。接下来,“大海回春绿,初星隐阙红”两句,通过大海与星辰的变化,展现了季节更替与宇宙的壮丽,绿色的大海与红色的星辰形成鲜明对比,寓意生命的活力与宇宙的神秘。
“道存心许纳,天远目难穷”表达了对道的追求与对宇宙的敬畏,心中存有道,就能容纳万物,而天之高远,即使目光也难以触及尽头,体现了对无限宇宙的向往与探索精神。“倦且南崦息,芝坛有碧茸”则是诗人自我放松的写照,倦意之时,选择在南边的山岳休息,芝坛上长满了碧绿的草丛,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仿佛心灵得到了洗涤与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宇宙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充满了东方哲学的韵味。
扁舟南浦岸,分携处、鸣佩忆珊珊。
见十里长堤,数声啼鴂,至今清泪,襟袖斓斑。
谁信道,沈腰成瘦减,潘鬓就衰残。
漫把酒临风,看花对月,不言拄笏,无绪凭阑。
相逢复相感,但凝情秋水,送恨春山。
应念马催行色,泥溅征衫。
况芳菲将过,红英婉娩,追随正乐,黄鸟间关。
争得此心无著,浑似云闲。
嗟予偃伏淮南村,十年不践公侯门。
谁令金印入魂梦,平章六字承君恩。
左手人头右手印,此理未可轻易论。
丈夫盖棺事始定,擒戎会使来称藩。
争如徐子擅骚雅,笔力豪纵今文园。
杨君收印六十载,细观制作同新翻。
为言常侍故家物,其先得自南昌潘。
珠还合浦有时节,馀庆未艾钟仍昆。
子今得之类摘鹊,此贶重可轻玙璠。
便当准拟佩三印,并与文安遗子孙。
我笑陶彭泽,门栽五株柳。
柳成复自号,清阴亦何有。
岂如两分行,一径入花薮。
白毡春尽时,青障雨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