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高蹑祝融峰,涧道千盘隐万松。
日月分明开禹凿,云霞回合蚀秦封。
檐前乔木巢朱鸟,岩下寒湫卧白龙。
欲问元彝苍水使,天风吹落半山钟。
清秋高蹑祝融峰,涧道千盘隐万松。
日月分明开禹凿,云霞回合蚀秦封。
檐前乔木巢朱鸟,岩下寒湫卧白龙。
欲问元彝苍水使,天风吹落半山钟。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题衡山》描绘了衡山秋季登高所见的壮丽景象。首句“清秋高蹑祝融峰”展现了诗人于清爽的秋季攀登山顶祝融峰的情景,给人以高远清新的感觉。接下来的“涧道千盘隐万松”描绘了山涧曲折蜿蜒,沿途松树密布,增添了神秘与幽深的意蕴。
“日月分明开禹凿”暗示了衡山的历史悠久,相传大禹曾在此开山疏导,使得日月之光照亮了山间道路。而“云霞回合蚀秦封”则通过自然景观,寓言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仿佛云霞遮掩了古代封禅的遗迹。
“檐前乔木巢朱鸟,岩下寒湫卧白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生动的生态,乔木上朱鸟筑巢,岩下有白龙静卧的神话传说,增添了神秘和生机。最后,“欲问元彝苍水使,天风吹落半山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以及对衡山深沉历史的探询,以半山钟声作结,余音袅袅,引人遐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衡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既有山水之美,又富含哲理,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
从来湖上胜人间,远爱浮云独自还。
孤月空天见心地,寥寥一水镜中山。
假遇非将迎,靖共延殊庆。
中岁历三台,旬月典邦政。
曾是共治情,敢忘恤贫病。
将无富教礼,孰有知方性。
敦本抑工商,均业省兼并。
察壤见泉脉,觇星视农正。
黍稷缘高殖,穱稌即卑盛。
旧埒新塍分,青苗白水映。
遥树匝清阴,连山周远净。
即此风云佳,孤觞聊可命。
既微三载道,庶藉两歧咏。
俾尔仓廪实,余从谷口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