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往有高塔,名与福城并。
九日陪诸贤,登临期绝顶。
秋深木叶落,不觉天地迥。
凉飘洒林霏,咫尺衣裳冷。
玉田好开怀,何止供香茗。
幽轩赏佳菊,竟夕忘酩酊。
昔人昼游此,衣锦宁尚褧。
寥寥千戴间,视若空华等。
清境素情惬,尘心未全屏。
感彼兴我怀,钩诗记深省。
东往有高塔,名与福城并。
九日陪诸贤,登临期绝顶。
秋深木叶落,不觉天地迥。
凉飘洒林霏,咫尺衣裳冷。
玉田好开怀,何止供香茗。
幽轩赏佳菊,竟夕忘酩酊。
昔人昼游此,衣锦宁尚褧。
寥寥千戴间,视若空华等。
清境素情惬,尘心未全屏。
感彼兴我怀,钩诗记深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周棐在元末明初时期,于甲辰年九月九日登东塔的壮丽景象和内心感受。诗中以“东往有高塔,名与福城并”开篇,点出地点与名称,预示着将有一番不凡的登高体验。
“九日陪诸贤,登临期绝顶”,说明这是一次与朋友一同的登高活动,目标是达到塔的最高处。接下来,“秋深木叶落,不觉天地迥”两句,通过描写深秋时节树木落叶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开阔而深远的意境,暗示登高后的视野之广。
“凉飘洒林霏,咫尺衣裳冷”描绘了登高时感受到的清凉气息,以及这种清凉如何迅速传递到衣物上,进一步渲染了登高过程中的自然美景和诗人内心的宁静。
“玉田好开怀,何止供香茗”则表达了诗人对登高之地的赞赏,认为这里不仅适合品茗,更是一个可以尽情开怀的地方。接着,“幽轩赏佳菊,竟夕忘酩酊”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在幽静的环境中欣赏菊花,直至夜深仍不愿离去,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昔人昼游此,衣锦宁尚褧”引用前人的典故,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同时也暗含着对自身处境的反思。最后,“寥寥千载间,视若空华等”强调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而“清境素情惬,尘心未全屏”则表达了诗人对清静心境的追求和对世俗杂念的暂时放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色和个人情感的深刻体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