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安元夕词》
《长安元夕词》全文
明 / 张邦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湘帘不散水沈烟,屏后金钗拥绛莲。

寒入琵琶双手涩,强邀明月在灯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闺女子在元宵佳节独自赏灯的情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淡淡的哀愁。

首句“湘帘不散水沈烟”,以湘帘比喻女子的闺房,水沈烟则象征着室内焚香的袅袅香气,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湘帘未散,暗示了女子内心的思绪难以平复,香烟缭绕,仿佛是她情感的寄托。

次句“屏后金钗拥绛莲”,通过描绘女子头上的金钗和身着的绛红色衣裳,展现了她的美丽与娇羞。金钗是古代女子常用的饰品,象征着富贵与雅致;绛莲则是鲜艳的花朵,寓意着青春与活力。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女子的外貌,也暗示了她内心的活泼与渴望。

第三句“寒入琵琶双手涩”,将女子的情感推向了高潮。琵琶是中国传统乐器,常与思乡、怀人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女子的手因情感波动而变得迟钝,寒意不仅指季节的寒冷,更暗喻了她内心的凄凉与无助。这一句通过动作细节,生动地表现了女子在节日里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最后一句“强邀明月在灯前”,女子试图通过邀请明月来陪伴自己,以缓解心中的寂寞。明月象征着永恒与清冷,与女子的内心世界相呼应。然而,“强邀”二字透露出女子的无奈与勉强,她虽然努力寻找慰藉,但内心的孤独感依然难以消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在元宵佳节中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张邦侗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夜饮董参戎蕨冈寓舍读壁閒过伏波祠诗有感

孤戍玄云想壮图,酒酣日落歌呜呜。

大材敢道马新息,短剑还闻陆大夫。

奎壁淋漓看独夜,江天冥漠失双凫。

几回欲酹溪头月,又恐前身是腐儒。

(0)

太平学舍八首·其一

吾道江河水,文章奎壁精。

寒光无楚越,清润足瓶罂。

绝徼兵戈少,青衿弦诵鸣。

新秋占气候,应产紫芝荣。

(0)

自钦州回廉至上阳岭望三渡

周览穷水国,岁月屡徂迁。

凭高一以眺,心事故依然。

南天足梅雨,草树何芊芊。

幽蝉鸣我侧,鹳鹭飞我前。

茅茨与竹瓦,参差傍野田。

黍稌力未苏,苍莽起疏烟。

岂繄憔悴感,永念膏泽偏。

抚已惭旷职,劭农忆昔年。

敛旆还城邑,耄稚拥郊廛。

何以解其愠,南风寄所宣。

(0)

秋日龙山写怀

收拾农功始得闲,西风吹我上龙山。

白云满路迷行迹,红叶千林斗醉颜。

半日聊成鸡黍约,几人能脱利名关。

偶逢老衲流连久,月吐松梢尚未还。

(0)

道院看牡丹

四月红芳尚满枝,仙家春色怪来迟。

彩云自解停歌扇,香雾时能堕酒卮。

隔槛流莺愁并语,过帘轻燕巧相窥。

无劳地主留坚坐,贪为名花醉不归。

(0)

送刘长舆

刘子今年少,文章欻老成。

青春动才调,总角已聪明。

父党同交辈,前贤畏后生。

翻然兼鲍照,不啻似阴铿。

历代流传体,千秋著作名。

词场予有托,他日尔横行。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