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刘壮舆长官是是堂》
《刘壮舆长官是是堂》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閒燕言仁义,是非安可无。

非非义之属,是是仁之徒。

非非近乎讪,是是近乎谀。

当为感麟翁,善恶分锱铢。

抑为阮嗣宗,臧否两含糊。

刘君有家学,三世道益孤。

陈古以刺今,紬史行天诛。

皎如大明镜,百陋逢一姝。

鹗立时四顾,何由扰群狐。

作堂名是是,自说行坦途。

孜孜称善人,不善自远徂。

愿君置座右,此语禹所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úzhuàngchángguānshìshìtáng
sòng / shì

xiányànyánrénshìfēiān

fēifēizhīshǔshìshìrénzhī

fēifēijìnshànshìshìjìn

dāngwèigǎnlínwēngshànèfēnzhū

wèiruǎnzōngzāngfǒuliǎnghán

liújūnyǒujiāxuésānshìdào

chénjīnchōushǐxíngtiānzhū

jiǎomíngjìngbǎilòuféngshū

èshíyóurǎoqún

zuòtángmíngshìshìshuōxíngtǎn

chēngshànrénshànyuǎn

yuànjūnzhìzuòyòusuǒ

注释
仁义:儒家伦理中的仁爱与正义。
是非:对事物的判断和评价。
是是:反复强调肯定,可能指坚持原则。
讪:讥讽、嘲笑。
谀:奉承、讨好。
感麟翁:比喻有德行的长者。
紬史:编纂历史。
大明镜:比喻洞察一切的眼睛。
群狐:比喻邪恶之人。
坦途:平坦的道路,比喻光明磊落的行为。
翻译
闲散的燕子谈论仁义,世间的是非怎能没有。
非议并非全是不义,肯定也不全为仁德。
过度的非议接近于嘲讽,过度的肯定近乎奉承。
他应是感动麒麟的老人,分辨善恶一丝不苟。
或者像阮籍那样,对人的好坏评价含糊不清。
刘家世代传承的学问,道德之道却越发孤独。
陈古的言论针砭时弊,历史如细线裁决罪恶。
如同明亮的大镜子,揭示百般丑陋,遇见一位佳人。
鹰展翅环顾四周,如何能容忍群狐的骚扰。
他的堂名为'是是',自称行为正直坦荡。
他勤勉地称赞善人,不善之人自然远离。
希望你把这番话放在身边,这是大禹的智慧之言。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名为《刘壮舆长官是是堂》。诗中通过对“是非”和“善恶”的讨论,表达了作者对于品德高尚、公正无私的尊崇,以及对于名实相符、言行一致的期待。

诗人首先提出,对于仁义的评价不能没有标准和依据。然后指出,如果仅凭空谈“是非”而不顾及道德的实质,那就是一种错误的行为。而那些只会附和他人的正面意见的人,实际上是在损害真正的品行。

接着,诗中提到了“当为感麟翁,善恶分锱铢。”这里的“感麟翁”指的是能够辨别真伪、善恶的人,而“分锱铢”则形容极其精细的区分能力。诗人通过这两句强调了对品德的严格审视和判断。

在随后的几句中,苏轼提及“刘君有家学,三世道益孤。”这里的“刘君”可能指的是某位品行高洁、家族教育良好的官员。通过这一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这种家庭传统和个人修养的赞赏。

紧接着,“陈古以刺今,紬史行天诛”两句,则是说诗人借用古代的事例来批评现实,通过历史的镜鉴来警示时人。这里体现了苏轼作为文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精神。

“皎如大明镜,百陋逢一姝”这两句,用了明亮的大镜子比喻能够照出真相的能力,而“百陋逢一姝”则形容在众多不良之中难以寻找到一个纯洁的人。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强调了对品行纯正和公正评价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几句,“鹗立时四顾,何由扰群狐。”这里用了鹤立于沼泽之上,高视远瞩,不为周围乌烟瘴气所扰的形象,来比喻那些能够超然物外、不受世俗污染的人。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这种高洁品格的赞美。

最后,“作堂名是是,自说行坦途”两句,是指建立一个以“是非”为名的堂宇,而自诩其行为光明正大。这里实际上是在强调对言行一致、真诚不欺的重视。

诗中末尾,“孜孜称善人,不善自远徂。”表达了对于那些公认的好人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于自己与这些好人之间距离感的反思。而“愿君置座右,此语禹所谟”则是希望将这番对话置于身边,以提醒自己时常思考这份品德和真诚。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是非”的讨论,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以及对于品行高尚者的尊崇。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名实相符、言行一致的重视,以及对于社会公正和个人品格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石州慢.和赵见独书事,见独善鼓琴

天迥楼高,日长院静,琴声幽咽。

昵昵恩情,切切言语,似伤离别。

子期何处,漫高山流水,又逐新声彻。

仿佛江上移舟,听琵琶凄切。休说。

春寒料峭,夜来花柳,弄风摇雪。

大错因谁,算不翅六州铁。

波下双鱼,云中乘雁,嗣音无计,空叹初谋拙。

但愿相逢,同心再绾重结。

(0)

酬李才叔见赠

篙师且缓莫予催,老眼逢君喜暂开。

相与未成招隐什,分携宜尽送行杯。

谁令急景堂堂去,我为佳人得得来。

万壑千岩终欲遍,归欤清梦转幽哉。

(0)

送陈南仲守象州

熊轼朱轓照野明,知君今赴象山行。

荣观共作叹嗟语,静念独伤离别情。

畏景逼人才数日,脩涂计此始三程。

至时应在中元后,好寄双鱼慰友生。

(0)

和孔纯老送司法吴德声

舞腰回雪奏伊凉,饯设铃齐举别觞。

如子固宜倾坐客,顾予何计挽征艎。

交情旧喜推东道,归梦先应到北堂。

花柳枝头春已闹,伫观超擢寘周行。

(0)

丹阳湖阻风二首·其二

老去心犹壮,诗成喜欲颠。

时危思报主,穷极待呼天。

归梦先湖外,离情到酒边。

晚来风更恶,舟卧不成眠。

(0)

游毛公洞六首·其一

说诗人去想云车,千古青岩倚碧虚。

训诂未容端拜议,一言聊复问关雎。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