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近参旗欲下弦,倚楼半夜独看天。
故园入梦将千日,朝服离身已七年。
汹汹火惊何不去,嗷嗷籴贵更堪怜。
汉庭使者求民瘼,汲黯应须识后先。
月近参旗欲下弦,倚楼半夜独看天。
故园入梦将千日,朝服离身已七年。
汹汹火惊何不去,嗷嗷籴贵更堪怜。
汉庭使者求民瘼,汲黯应须识后先。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热夏之夜,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感慨。诗中通过月亮、旗帜和弓箭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静谧的氛围。倚楼半夜独自赏析星空,是诗人孤寂心境的写照。而故园入梦,千日不见,则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时光流逝的无常感受。
朝服离身七年,说明诗人已经长时间离开朝廷,或许是由于战乱、仕途坎坷或个人遭遇而导致的状态。这种情形常见于历史变革之际,如同宋末元初社会动荡不安的情景相呼应。
后半首诗转向现实困扰,汹汹火惊未去,籴贵更堪怜,是对当时战乱频仍、民生疾苦的描写。汉庭使者求民瘼,则是对朝廷不顾民众疾苦,只知征敛的批评。而最后“汲黯应须识后先”一句,意味着诗人希望能够有人能洞察时事变化,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以便为解决当前危机找到出路。
整首诗通过对夜空、故乡和现实的描绘,以及对于朝政的批评,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是一首融合了个人情怀与社会关注的优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