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前花影树影,窗外天光水光。
正喜小炉茶熟,忽闻隔舍酒香。
帘前花影树影,窗外天光水光。
正喜小炉茶熟,忽闻隔舍酒香。
这首诗描绘了斋中夜坐时的静谧与美好,通过细腻的感官体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首句“帘前花影树影”,以帘内观帘外之景,花与树的影子映在帘上,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幽雅的氛围。花与树作为自然界的元素,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机,也象征着自然界中的和谐与宁静。
次句“窗外天光水光”,将视线从室内延伸至室外,天光与水光交相辉映,不仅丰富了视觉感受,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广阔与深邃。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丽,也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和敬畏之情。
接着,“正喜小炉茶熟”,诗人在此刻享受着泡茶的乐趣,茶香四溢,温暖的炉火与茶的香气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温馨而舒适的生活场景。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古人对于日常生活中简单快乐的追求。
最后,“忽闻隔舍酒香”,在享受茶香的同时,远处传来酒香,这意外的香气让人心生欢喜,仿佛是生活中的小惊喜,增加了诗境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这一转折,不仅丰富了诗的意境,也暗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和生活的多样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日常生活乐趣的品味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珍视,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消息问而今。愁绝瑶琴。知君异地也难禁。
千万花开三四月,休去登临。应是动乡心。
灯晕昏沉。和衣睡醒蓦兜衾。
不信凄惶侬一个,影也难寻。
帆影沉云浦,倚妆楼、几回凝望,邮程愁数。
欲织锦机传远思,万转千回心路。
待寄与、湘波又阻。却为垂杨偏碍目。
致锦鳞、屡被秋潮误。心抑郁,几曾诉。
岁华荏苒行将暮。听霜天、乌啼午夜,玉徽慵抚。
无限伤心无限恨,赢得断魂迷雾。
只冷对、幽窗灯火。故里梅花君念否。
受霜欺、雪压凭谁护。又何处,达离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