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平乐.送别.见王《众香词》、《词雅》》
《清平乐.送别.见王《众香词》、《词雅》》全文
清 / 杨琇   形式: 词  词牌: 清平乐

泪痕如线。转自羞人见。万福郎前声一唤。

那不柔肠寸断。征帆恰遇长风。霎时分手西东。

恨不将身化石,填他江上青峰。

(0)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的哀愁与不舍。开篇“泪痕如线”,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因离别而流下的泪水,如同细线般连绵不断,直接点明了情感的核心——离别之痛。接着,“转自羞人见”一句,不仅表现了主人公在面对他人时的羞愧与难堪,也暗示了她内心的脆弱和不愿被外界所知的孤独感。

“万福郎前声一唤”中,“万福”可能是指众多的祝福或美好的祝愿,与“声一唤”形成对比,突出了离别时的呼唤显得格外珍贵和不舍。这一句通过声音的描述,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让人仿佛能听到那声呼唤中的深情与无奈。

“那不柔肠寸断”则直接表达了离别带来的痛苦,仿佛心肠被撕裂,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情感的极度痛苦。这种痛苦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深处的创伤。

“征帆恰遇长风”描绘了离别的情景,船只在长风的推动下远去,象征着离别的不可逆转。这一景象既具有一种壮丽之美,又蕴含着深深的离愁别绪。

“霎时分手西东”强调了离别瞬间的突然与决绝,时间的短暂却意义深远,预示着两人未来的距离将越来越远。

“恨不将身化石,填他江上青峰”表达了主人公对无法阻止离别的遗憾和绝望。她希望自己的身体能够化为石头,填满江上的青山,以此来阻隔江水,阻止离别的发生。这种极端的愿望,反映了她对离别的强烈抗拒和对相聚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描绘,深刻地展现了离别之痛,以及人们在面对离别时复杂而强烈的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杨琇
朝代:清

字倩玉,钱塘人,沈丰垣副室。有《远山楼词》。
猜你喜欢

入狱第一百一

行行见羁束,斯人独憔悴。

欲觉闻晨钟,青灯死分翳。

(0)

自叹三首·其三

疾病连三次,形容落九分。

几成白宰相,谁识故将军。

暗坐羞红日,闲眠想白云。

苍苍竟何意,未肯丧斯文。

(0)

挽陆君实·其二

古今忠义独斯人,危在须臾见益真。

身不远亡忧丧节,君非同逝虑蒙尘。

平时谁执朝廷柄,末路方知社稷臣。

楚些欲招招不得,沧溟南望浩无津。

(0)

匿峰亭

山亭在山背,不见山巍巍。

但见四面风,辐凑朝宗之。

深藏固甚智,自牧甘处卑。

一谦受四益,是以能不危。

(0)

寄题徐亭

清晨读君碑,如到徐亭下。

灵境犹缥缈,仙风已潇洒。

亭虽人为之,洞是天开者。

化工不自了,待子辟蓁野。

徐君神骨不埃尘,疏眉秀目方青春。

穷追屡束寇贼手,幽讨却作烟霞人。

当年远祖尝浮海,采药仙山竟何在。

君今复探山中奇,潭潭六室世未知。

呜呼安得此亭此洞在吾乡,庐岳自此增辉光。

(0)

炭步港观萤

九华之南芦苇长,流萤夕起不计双。

烂如神仙珠玉阙,青罗掩映千明釭。

空江沉沉未见月,近浦穿林起还灭。

鱼游鸟宿自不惊,我知此火初无情。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