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黯秋灯,潇潇秋雨,漠漠秋风。
远远秋砧,微微秋露,切切秋虫。离情秋日偏浓。
更无限、秋声助侬。秋水湖边,秋云天外,何处秋鸿。
黯黯秋灯,潇潇秋雨,漠漠秋风。
远远秋砧,微微秋露,切切秋虫。离情秋日偏浓。
更无限、秋声助侬。秋水湖边,秋云天外,何处秋鸿。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之夜的凄美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秋夜特有的景象与情感。首句“黯黯秋灯,潇潇秋雨,漠漠秋风”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沉寂而略显萧瑟的秋夜之中,秋灯微弱,秋雨绵绵,秋风拂面,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接着,“远远秋砧,微微秋露,切切秋虫”几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秋砧声声,仿佛是远方传来的思念之音;秋露点点,如同滴滴离别的眼泪;秋虫鸣叫,增添了几分夜晚的生机与哀怨。这些自然界的细微声响,与诗人内心的离情别绪交织在一起,使得整个秋夜显得更加深情而复杂。
“离情秋日偏浓”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秋日的离情最为浓郁。在这样的季节里,无论是自然界的景物还是人的情感,都似乎被赋予了更深的层次和更丰富的内涵。接下来,“更无限、秋声助侬”,更是强调了秋夜中各种声音对诗人情绪的催化作用,使得这份离情更加难以言表。
最后,“秋水湖边,秋云天外,何处秋鸿”三句,将视角拉远,从局部的秋夜景象转向更为广阔的天地,秋水悠悠,秋云飘渺,而秋鸿则在遥远的天际翱翔。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辽阔,也寄托了诗人对于远方亲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层层铺垫,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秋夜场景,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深深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一声凄其,数声哀怨,世间何物能忧。
惹褊情南阮,涕泪长流。
多少繁红嫩紫,悲咽处、叶落香收。
何况是、残灯夜雨,白发新秋。休休。
冯唐已老,有角吹残暑,雁语南楼。
怅迩来踪迹,又客皇州。
总是孤臣孽子,千载后、唧唧啾啾。
云窗内、閒吟閒写,与尔同愁。
四月春风犹未已,吹荡湖烟与湖水。
水上青山何所似,拥髻莫愁明镜里。
风生水轩三面回,白鹭凫鹥空际来。
山光半入城囊括,湖影全将天荡开。
当轩俯仰人閒世,莫愁尚得留名字。
坐上山川处处奇,胸中今古时时至。
君不见英雄谁似中山王,一枰昔对明高皇。
山阴墅赌谢太傅,肥牛亭赐张安昌。
徐氏到今取湖税,轶事传或非荒唐。
轶事纵传何必详,元功极贵同泯亡。
运尽勋华亦鸟灭,时来屠贩皆龙骧。
春水满时春草长,湖波澹淡漂夕阳。
欲唤莫愁歌一曲,四坐宾客各尽觞。
颠毛日夜生秋霜,何暇远计千载事,石室金匮求芬芳。
《金麓村招游莫愁湖偕浦柳愚毛俟园陈硕士醉中作歌》【清·姚鼐】四月春风犹未已,吹荡湖烟与湖水。水上青山何所似,拥髻莫愁明镜里。风生水轩三面回,白鹭凫鹥空际来。山光半入城囊括,湖影全将天荡开。当轩俯仰人閒世,莫愁尚得留名字。坐上山川处处奇,胸中今古时时至。君不见英雄谁似中山王,一枰昔对明高皇。山阴墅赌谢太傅,肥牛亭赐张安昌。徐氏到今取湖税,轶事传或非荒唐。轶事纵传何必详,元功极贵同泯亡。运尽勋华亦鸟灭,时来屠贩皆龙骧。春水满时春草长,湖波澹淡漂夕阳。欲唤莫愁歌一曲,四坐宾客各尽觞。颠毛日夜生秋霜,何暇远计千载事,石室金匮求芬芳。
https://shici.929r.com/shici/phBW5dR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