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霁平原暮色清,温暾才落野寒生。
恍疑冻树花争发,且喜春田麦未萌。
布帐灯竿夺星灿,旌门鼓角入宵鸣。
依稀前岁东巡况,触绪难忘怆恻情。
雪霁平原暮色清,温暾才落野寒生。
恍疑冻树花争发,且喜春田麦未萌。
布帐灯竿夺星灿,旌门鼓角入宵鸣。
依稀前岁东巡况,触绪难忘怆恻情。
此诗描绘了雪后平原的宁静与生机。首句“雪霁平原暮色清”,开篇即以“雪霁”点明天气变化,雪后的平原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清新。次句“温暾才落野寒生”,通过“温暾”与“野寒”的对比,展现了冬去春来,气温虽有回升但野外仍带有一丝寒意的景象。
接着,“恍疑冻树花争发”一句,诗人将静止的树木拟人化,想象它们仿佛在冰雪消融之际,花朵竞相绽放,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而“且喜春田麦未萌”则表达了对春田中麦苗尚未生长的喜悦,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布帐灯竿夺星灿,旌门鼓角入宵鸣”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夜晚军营中的灯火辉煌和鼓角声声,既展现了军队的威严,也暗示了边关的安宁与国家的强盛。
最后,“依稀前岁东巡况,触绪难忘怆恻情”表达了对过去皇帝东巡情景的回忆,以及由此引发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历史的感慨,也有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对国家安定的欣慰以及对历史的深思,语言流畅,情感真挚。
东莱栾卿粹如玉,皦皦操持恭且肃。
秋官郎署居十年,盛有声名京国传。
九重圣人御明堂,简擢贤俊安边方。
栾卿出拜二千石,郡中如得龚与黄。
下车正属民凋疗,起仆濡焦不知怠。
帅阃崇严兵戍殷,徵需琐琐无昏晨。
鞠躬勤事靡缺失,上下不间称其人。
三年报政朝天阙,奏最重临促明发。
丈夫有志遇明时,宝剑精光肯沉没。
霜风十月红树凋,五花征马鸣萧萧。
自古公卿出贤守,黄鹄终当凌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