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影沉云浦,倚妆楼、几回凝望,邮程愁数。
欲织锦机传远思,万转千回心路。
待寄与、湘波又阻。却为垂杨偏碍目。
致锦鳞、屡被秋潮误。心抑郁,几曾诉。
岁华荏苒行将暮。听霜天、乌啼午夜,玉徽慵抚。
无限伤心无限恨,赢得断魂迷雾。
只冷对、幽窗灯火。故里梅花君念否。
受霜欺、雪压凭谁护。又何处,达离愫。
帆影沉云浦,倚妆楼、几回凝望,邮程愁数。
欲织锦机传远思,万转千回心路。
待寄与、湘波又阻。却为垂杨偏碍目。
致锦鳞、屡被秋潮误。心抑郁,几曾诉。
岁华荏苒行将暮。听霜天、乌啼午夜,玉徽慵抚。
无限伤心无限恨,赢得断魂迷雾。
只冷对、幽窗灯火。故里梅花君念否。
受霜欺、雪压凭谁护。又何处,达离愫。
这首《金缕曲·寄外叠前韵》是清代女诗人屈蕙纕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婉约的笔触描绘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帆影沉云浦”,开篇即以帆影隐没于云雾之中,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遥远的意境,暗示着主人公与所思念之人的距离之遥。“倚妆楼、几回凝望”,通过主人公倚靠在妆楼上,多次凝视远方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她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邮程愁数”,则进一步表达了对通信不便的无奈和对亲人安危的担忧。
“欲织锦机传远思,万转千回心路”,运用织锦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想要通过书信传达思念之情的努力,但思绪万千,情感复杂,难以言表。“待寄与、湘波又阻”,湘水阻隔,寄信无门,更增添了思念的痛苦。“却为垂杨偏碍目”,垂柳遮挡视线,象征着障碍重重,难以直接表达心意。“锦鳞、屡被秋潮误”,鱼传尺素,却屡次被秋潮耽误,暗喻了通信的艰难与不顺。
“心抑郁,几曾诉”,内心的忧郁与苦楚,难以向人倾诉。“岁华荏苒行将暮”,时光流逝,年华老去,更加深了对亲人的思念。“听霜天、乌啼午夜,玉徽慵抚”,深夜霜天,乌鸦啼叫,主人公懒于弹奏琴弦,心情沉重。“无限伤心无限恨,赢得断魂迷雾”,表达了对无法相见的深深遗憾与痛苦。“只冷对、幽窗灯火”,只能对着幽暗的窗户,陪伴着孤独的灯火,独自承受思念的煎熬。“故里梅花君念否。受霜欺、雪压凭谁护”,故乡的梅花是否还在,是否有人能给予保护,寄托了对家乡和亲人的牵挂。“又何处,达离愫”,在何处才能传达这份深情厚意?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痛苦挣扎,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怀念,充满了浓郁的个人情感色彩和时代背景下的女性命运的感慨。
南山十日菊,秋酌有前诺。
东省三同舍,山行何用约。
也後相丁宁,彼此拨忙著。
清晨到刘寺,寸步辄倚薄。
望君久未来,细意拣岩岳。
上到展绣亭,聊复休倦脚。
回览西湖天,向我怀中落。
山幽人转孤,境胜情反恶。
昔贤愿独往,对影谁与乐。
或者欣群游,避喧那可却。
我随梁溪叟,觞次饶驩谑。
坐无山浦翁,谈间顿萧索。
斜阳更待渠,小向灵芝泊。
稿砧不寄大刀头,化作峰头石也愁。
岂有心情管风雨,向人弹泪绕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