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不能狂心自箕,览观宇宙百非宜。
沈舟那管帆争水,抱瑟难随竽用时。
祇把书医凭几困,閒从龟决访山疑。
夜来窗下青镫下,兀兀无言渺渺思。
老不能狂心自箕,览观宇宙百非宜。
沈舟那管帆争水,抱瑟难随竽用时。
祇把书医凭几困,閒从龟决访山疑。
夜来窗下青镫下,兀兀无言渺渺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作品,他以次韵的形式回应友人单君范的行李诗。诗中表达了诗人老去后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
首句“老不能狂心自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年迈后不再轻狂的心态,如同簸箕般收敛自我。接下来,“览观宇宙百非宜”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象的深刻观察和对人生百态的感慨,认为世间并非皆善,充满了是非。
“沈舟那管帆争水,抱瑟难随竽用时”运用典故,比喻自己像沉舟之舟,不与世俗竞争,即使怀抱乐器如瑟,也无法迎合世俗的节奏,暗示了诗人淡泊名利,不愿随波逐流的生活选择。
“祇把书医凭几困,閒从龟决访山疑”进一步表达了诗人以读书为乐,通过书籍寻求心灵慰藉,闲暇时则寻求自然和龟卜来解答心中的疑惑,体现了他的宁静致远和超脱。
最后两句“夜来窗下青镫下,兀兀无言渺渺思”,描绘了夜晚静坐读书的情景,诗人沉浸在思考中,默默无语,思绪飘渺,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内省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晚年的生活态度和心境,既有对世事的洞察,又有对个人理想的坚守,以及对知识和自然的追求。
岩石在朱户,风泉当翠楼。
始知岘亭赏,难与清晖留。
馀景淡将夕,凝岚轻欲收。
东山有归志,方接赤松游。
青枫树里宣城郡,独佐诸侯上板桥。
江客亦能传好信,山僧多解说南朝。
云阴出浦看帆小,草色连天见雁遥。
别有空园落桃杏,知将丝组系兰桡。
马卿方失意,东去谒诸侯。
过宋人应少,游梁客独愁。
鸟翻千室暮,蝉急两河秋。
仆本无媒者,因君泪亦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