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啄灵雏恋落晖,村情山趣顿忘机。
丹成道士过门数,叶尽寒猿下岭稀。
鸟啄灵雏恋落晖,村情山趣顿忘机。
丹成道士过门数,叶尽寒猿下岭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村景象,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鸟啄灵雏恋落晖”一句,以鸟儿啄食果实的情景,勾勒出夕阳西下的温馨画面。这里的“灵雏”可能指的是某种野生果实,而“恋落晖”则表达了诗人对夕阳余晖中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
“村情山趣顿忘机”进一步渲染了乡村的宁静与自然之美。诗人在这里用“村情山趣”来概括那种远离尘嚣、贴近自然的心境,表达了一种超然世外的生活态度。而“顿忘机”则意味着在这样的环境中,心灵得到了净化和解脱,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风而去。
接下来的两句“丹成道士过门数,叶尽寒猿下岭稀”则描绘了一个特定人物形象及其所处环境。这里的“丹成道士”很可能是指居住在山中的道士,他们往来于山间的小路上。而“过门数”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道士们可能在计数着日子的变化。
“叶尽寒猿下岭稀”一句,则通过对树木落叶和寒冷环境中猿猴下山稀少的情景描写,勾画出深秋或冬季的萧瑟景象。这里的“叶尽”表明已是深秋时分,而“寒猿下岭稀”则传达了一种孤寂与冷清之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村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在大自然中所获得的心灵净化与解脱。
万斛春愁,愁春未醒,探春一片春心。
春三二月,春浅到春深。
缫得春蚕丝尽,春宫静、细谱春音。
迎春乐,春风一曲,春兴寄春琴。
春寒春向暧,春衫乍剪,春线春针。
正桃花春涨,巴蜀春霖。
那计春长春短,春晴好、又怕春阴。
春无绪,春烟春雨,春霭暗春岑。
幽芳静婉。爱细染羽衣,浓滋苔砚。
韵足气清,露缀花枝新啼眼。
风摇绿萼残装面,不关系、、红丝深浅。
托根空谷,长松之下,断无人见。
不怨世无知者,怨迟暮、采采同心人远。
凤鸟不来,翠袖天寒谁为伴。美人芳草兴长叹。
叹浊世、薰莸杂乱。七条弦上新声,写伊一半。
黄石矶边,大江曲、山雄滩恶。
风暴起、云飞水立,电雷交作。
吹箨危帆收不及,翻花雪浪开还落。
羡芙蓉、浅港不知愁,双鸳泊。西山外,云初薄。
斜阳里,虹尤著。有舟人相庆,洗杯同酌。
千里芦花明反照,一年好景难先约。
坐船头、沽酒晚凉生,瓜堪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