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芳静婉。爱细染羽衣,浓滋苔砚。
韵足气清,露缀花枝新啼眼。
风摇绿萼残装面,不关系、、红丝深浅。
托根空谷,长松之下,断无人见。
不怨世无知者,怨迟暮、采采同心人远。
凤鸟不来,翠袖天寒谁为伴。美人芳草兴长叹。
叹浊世、薰莸杂乱。七条弦上新声,写伊一半。
幽芳静婉。爱细染羽衣,浓滋苔砚。
韵足气清,露缀花枝新啼眼。
风摇绿萼残装面,不关系、、红丝深浅。
托根空谷,长松之下,断无人见。
不怨世无知者,怨迟暮、采采同心人远。
凤鸟不来,翠袖天寒谁为伴。美人芳草兴长叹。
叹浊世、薰莸杂乱。七条弦上新声,写伊一半。
此诗《绛都春》由清代诗人奕绘所作,以细腻笔触描绘了一幅幽雅静谧的自然景象,融入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美与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首句“幽芳静婉”,便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将读者引入一个宁静而芬芳的世界。接下来,“爱细染羽衣,浓滋苔砚”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花朵比作穿着细染羽衣的女子,其花瓣上的露珠仿佛是她新啼的眼泪,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花朵的娇嫩与美丽。随后,“韵足气清,露缀花枝新啼眼”进一步强调了花朵的清雅气质和生命力,露珠点缀在花枝上,如同新生的泪水,增添了诗的意境。
“风摇绿萼残装面,不关系、红丝深浅。”描绘了微风吹动花朵的情景,绿萼轻摇,仿佛是花朵在展示其残妆之美,而不关心外界的红丝深浅,寓意着花朵的淡泊与高洁。接着,“托根空谷,长松之下,断无人见。”则通过描述花朵生长于空谷之中,与长松为伴,却鲜为人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珍视以及对被世人忽视的惋惜之情。
“不怨世无知者,怨迟暮、采采同心人远。”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他并不埋怨世人不懂欣赏自然之美,而是遗憾于知音的稀少,尤其是当美好时光逝去,知音更难寻觅时的孤独与失落。
“凤鸟不来,翠袖天寒谁为伴。”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以凤鸟不来比喻知音难遇,即使在寒冷的天气里,也无人相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渴望。
最后,“美人芳草兴长叹,叹浊世、薰莸杂乱。七条弦上新声,写伊一半。”诗人以美人芳草自比,感叹于世道的混乱与善恶不分,通过弹奏琴弦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似乎在诉说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之美,同时融入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与对世道的忧虑,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冷芸温旧绪。只有涯生事,书城容据。穷通自天赋。
几寒虫声咽,舂锄心苦。铅晨椠暮。
笑吾侪、长镵托付。
兴来时叶扫云披,万陷女娲能补。何许。
嫏嬛仙境,入画幽栖,吴峰如雾。他年指顾。
隐君莫著书处。
任虞渊残景,津桥余恨,尽入零缣剩蠹。
看裒然、向录千秋,碧藜烟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