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曾宏父将往霅川见内相叶公以诗为别次其韵以自见·其九》
《曾宏父将往霅川见内相叶公以诗为别次其韵以自见·其九》全文
宋 / 沈与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翰林胸中浩千古,笔头戏作江海潮。

子行造膝可问法,门前烟浪拍溪桥。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沈与求所作,名为《曾宏父将往霅川见内相叶公以诗为别次其韵以自见》(其九)。诗中描绘了翰林学士的博学多才,以及他以笔墨挥洒出江海般的壮阔景象。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将翰林的胸襟比作浩瀚的千古历史,笔力则如同江海之潮,澎湃不息。

“翰林胸中浩千古,笔头戏作江海潮。”这两句开篇即展现了翰林学者深邃的学问和卓越的文采。翰林,古代官职名,指在翰林院任职的官员,多为文学之士。诗人用“胸中浩千古”形容其学识渊博,犹如历史长河中的知识海洋;而“笔头戏作江海潮”,则是说他的文章如江海之潮般汹涌澎湃,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其文笔的豪放与才华横溢。

接着,“子行造膝可问法,门前烟浪拍溪桥。”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翰林与来访者交流的情景。这里的“子行”应是指来访者曾宏父,而“造膝”则表示两人亲密无间的交谈,探讨学问之道。“可问法”则表明翰林不仅学识丰富,而且乐于传授,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见解。最后,“门前烟浪拍溪桥”以自然景象为喻,既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也暗示了两人交流的深入与愉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翰林学者的高雅风范和深厚学养,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祝福。

作者介绍
沈与求

沈与求
朝代:宋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猜你喜欢

蒋溥进所作塞外杂咏依韵和之·其十二和诗

每因得句命赓诗,韵府类函尽览披。

毕竟老成还独步,可怜后进亦攀追。

古今风雅诚谁是,宵旰忧勤只自知。

不是赏花钓鱼处,呈笺难与辨妍媸。

(0)

再题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十八一片云

白云一片才生岫,瞥眼岫云一片成。

变幻千般归静寄,无心妙致想泉明。

(0)

清舒山馆·其一

山馆悠然清且舒,每来偏觉适几馀。

云开远岫苍盈牖,风过疏林红点除。

(0)

咏黄山松树子

黄山三十六峰高,胎石蟠挐根柢牢。

圮上未轻期孺子,洞边还拟见卢敖。

盘拿宜入画家笔,斸削何妨匠者刀。

千载咏松人几许,于松曾不涉分毫。

(0)

题邹一桂写生卷九首·其三长春花

瑶池桃实三千岁,树各春秋不相妨。

月月花开十二度,女夷批判岂辞忙。

(0)

于兴安作

一岭界南北,寒暄殊节候。

龙干衍堂堂,万派此辐辏。

阳巘林始丹,高低如错绣。

阴崖叶全落,樾底天光漏。

榆塞古王庭,雁碛今灵囿。缵武永思艰,守文益惟?。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