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香山虚头陀》
《与香山虚头陀》全文
宋 / 释慧空   形式: 古风

庵中有主从君住,无主外来俱得路。

云烟眯目山碍膺,榛莽欺人溪涧怒。

看他本色住庵人,捏聚大千无一尘。

自见泥牛斗入海,不记住来经几春。

头陀头陀休趁鬨,一世初无一炊梦。

口边白醭未暇揩,谁能更乞诸方颂。

持来抛放烈焰中,归种香山芋与菘。

蓦地钁头轻筑著,林间石虎吼天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虚头陀”的僧侣在香山的生活状态,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展现了其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首句“庵中有主从君住,无主外来俱得路”,以“有主”与“无主”对比,形象地描绘了庵内僧侣与外来访客的不同境遇,暗示了虚头陀作为庵主的自在与包容。接着,“云烟眯目山碍膺,榛莽欺人溪涧怒”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界的云烟、山峦、榛莽、溪涧赋予情感,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挑战的环境氛围,象征着修行之路的艰难与考验。

“看他本色住庵人,捏聚大千无一尘”则赞美了虚头陀的本真与清净,他如同宇宙万物的集合体,内心纯净无染,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接下来,“自见泥牛斗入海,不记住来经几春”以“泥牛入海”为喻,表达了虚头陀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过往经历的忘却,强调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头陀头陀休趁鬨,一世初无一炊梦”进一步揭示了虚头陀的生活哲学,他不追逐世俗的喧嚣与欲望,一生中没有多余的幻想与梦想,只专注于当下的修行与自我完善。最后,“口边白醭未暇揩,谁能更乞诸方颂”表达了虚头陀对于名声与赞誉的淡漠,他更关心的是内心的修行与成长,而非外界的认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虚头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由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释慧空
朝代:宋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猜你喜欢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柔远安夷俗,和亲重汉年。

军容旌节送,国命锦车传。

琴曲悲千里,箫声恋九天。

唯应西海月,来就掌珠圆。

(0)

新曲二首·其一

阿侬家住朝歌下,早传名。

结伴来游淇水上,旧长情。

玉佩金钿随步远,云罗雾縠逐风轻。

转目机心悬自许,何须更待听琴声。

(0)

长信怨

飞燕倚身轻,争人巧笑名。

生君弃妾意,增妾怨君情。

日落昭阳壁,秋来长信城。

寥寥金殿里,歌吹夜无声。

(0)

汎前陂

秋空自明迥,况复远人间。

畅以沙际鹤,兼之云外山。

澄波澹将夕,清月皓方闲。

此夜任孤棹,夷犹殊未还。

(0)

辋川集.北垞

北垞湖水北,杂树映朱阑。

逶迤南川水,明灭青林端。

(0)

班婕妤三首·其二

宫殿生秋草,君王恩幸疏。

那堪闻凤吹,门外度金舆。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