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花开第二番。东篱展却宴期宽。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
分不尽,半凉天。可怜闲剩此婵娟。素娥未隔三秋梦,赢得今宵又倚阑。
丹桂花开第二番。东篱展却宴期宽。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
分不尽,半凉天。可怜闲剩此婵娟。素娥未隔三秋梦,赢得今宵又倚阑。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吴文英的作品,名为《丹桂花开·第二番》。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写中秋月亮和思念之情的诗。
诗中的“东篱展却宴期宽”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主人公在宽敞的庭院里享受着中秋的夜晚。这里的“东篱”指的是东边的围墙,“展却宴期宽”则表达了时间仿佛被拉长,让人可以更加从容不迫地享受这美好时光。
接下来的“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用了两层比喻。第一层是将月亮比作“人间宝镜”,强调其珍贵与明净。第二层是将月亮的变化比作“海上仙槎”,指的是神话中的仙树,表达了月亮在天空中不停地变换位置,有如仙境中的奇观。
“分不尽,半凉天”则是说无法完全把握的美好时光和那份淡淡的凉意,是诗人内心对美景与情感的细腻体验。
“可怜闲剩此婵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无法全部拥有或保留的哀愁。这里的“婵娟”形容的是月亮的美丽,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素娥未隔三秋梦,赢得今宵又倚阑”则是说虽然自从见过嫦娥仙子以来已经过去了三个季节,但在今夜,这份美好依旧让我沉醉。这里的“倚阑”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诗人仿佛置身于月下,与月亮和自己的思绪为伴。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中秋月亮的描写,以及对美好时光与情感的细腻抒发,展现了作者深切的个人情感和她那份对美景难以忘怀的情怀。
上国兹晨每豫游,仙仗缭绕来瀛洲。
天王高御宝津楼,侍臣壁立环诸侯。
箫韶引风摇树羽,晴波飞影动宸旒。
阑干仙人深雾縠,楼前彩缆系龙舟。
锦标霞举夺日精,万楫竞渡驰蛟虬。
天颜一解四海春,乐岁已忘凶年忧。
况今持盈戒攲器,不使逸豫常从流。
锦帆高张亦佳耳,清汴东注贯扬州。
蕊珠仙驭远,横羽葆、簇霓旌。
甚鸾月流辉,凤云布彩,翠绕蓬瀛。
舞衣怯环佩冷,问梨园、几度沸歌声。
梦里芝田八骏,禁中花漏三更。
繁华一瞬化飞尘,辇路劫灰平。
恨碧灭烟销,红凋露粉,寂寞秋城。
兴亡事空陈迹,只青山、淡淡夕阳明。
懒向沙鸥说得,柳风吹上旗亭。
将谓霏微雨。恍朝来、虚檐生白,寒侵冒絮。
拟和盐花凌谢韫,巧思翻成金注。
谁寄我、雪车冰柱。
酿熟羊羔炉拥兽,羡画楼、金帐调宫羽。
人应共,回风舞。围场校猎淮云暮。
记当时、银杯缟带,网禽罝兔。
老去不禁鞍马力,独对愁吟似甫。
问一棹、剡溪何处。
愿与铁衣春解戍,把梁园、旧话供儿语。
孤梅外,梦魂度。
云胡不喜。得抽脚篮中,安身局外。
世路风涛都历遍,几度眉攒心碎。
八尺藤床,二升粟饭,方寸恢馀地。
翻云覆雨,从伊造物儿戏。
不见刻木牵丝,鸡皮鹤发,弄罢寂无事。
随分风光堪领略,聊放疏狂些子。
刘项雌雄,蹠颜修短,无彼亦无此。
茅檐高卧,不知春到花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