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千里涌银涛,晚日烘云欲动摇。
滕六自知迁客近,前驱一洗瘴烟消。
关山千里涌银涛,晚日烘云欲动摇。
滕六自知迁客近,前驱一洗瘴烟消。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雪后初晴景象,诗人在兴安道中途经,目睹群山重叠,宛如画图。开篇“关山千里涌银涛”一句,以宏大的笔触勾勒出连绵不断、如同白银滔滔的雪山景致。接着,“晚日烘云欲动摇”则捕捉了夕阳照耀下,云层轻摇,天气即将变幻的那一刻。
诗人随后以自谦之词“滕六自知迁客近”,表达自己如同古时贬官的滕六一般,是个被贬官的过往之人,带有某种无奈与孤独。在这样的背景下,“前驱一洗瘴烟消”则是诗人的愿望,希望能够借助这次旅行,将过去的不快与忧愁一并洗净,如同山间的瘴气在春风中逐渐散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微妙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君不见心相微细最奇精,非作非缘非色名。
虽复恬然非有相,若凡若圣己之灵。
此灵无形而常应,虽复常应实无形。
心性无来亦无去,缘虑流转实无停。
正觉此之真常觉,方便鹿苑制尊经。
为度妄想诸邪见,令知寂灭得安宁。
广说菩提与诸行,而此二法即音声。
了达音声处非处,三毒烦恼不亏盈。
又达五阴皆空寂,正慧无生制六情。
于兹六情随念灭,即是真了涅盘城。
行路难,路难无往复无还。
贪嗔不在于内外,亦复的不在中间。
狂喷垒石吼重峦,人语难分咫尺间。
常恐是非声到耳,故教流水尽笼山。
波眸山黛,是夷光魂化,天然佳丽。
桂子荷花频易主,湖水湖烟无际。
人住图中,金销锅底,成就临安意。
平章风月,朝庭大小谁计?
梦中索取江山,杭州作汴,凤阁龙楼起。
未饮黄龙来白雁,半壁一孤舟寄。
湖上骑驴,山头立马,残局真无味。
夕阳回望,依然一碧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