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得上林种,曾于艮岳栽。
吾君无嗜好,不贡一株来。
传得上林种,曾于艮岳栽。
吾君无嗜好,不贡一株来。
此诗描绘了一位君主对待自然资源的态度。他不像寻常君王那样有着过度的嗜好,也不强征百姓贡献珍奇之物。这反映出他对自然的尊重以及对民力的关怀。上林种可能象征着某种珍贵或稀有的植物,曾于艮岳栽则显示了这位君主并未为了满足私欲而过度开发自然。
诗中“吾君无嗜好,不贡一株来”两句最能体现出这种理念。这里的“嗜好”指的是对某种物品或活动的特殊喜爱,而“不贡一株来”则表明这位君主没有强迫百姓为他采集这些珍贵之物。
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可能是在赞扬这位君主的德政,或是借此表达自己对于理想君主形象的向往。同时,这也反映出宋代文人的审美观念,他们崇尚自然,无意过度干预自然秩序。
章句白人发,发白章句亡。
覆瓿所宜然,不及秕与糠。
一朝从军行,出门中自商。
书生易言事,每每但慨慷。
侯封不由人,机会何可尝。
李广牵臂时,石虎亦哀伤。
何事终泯泯,更来醉尉狂。
昔人叹假羽,斯言佩勿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