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壮心在,尝欲济时难。
奉诏举州兵,令得诛暴叛。
上将屡颠覆,偏师尝救乱。
未曾弛戈甲,终日领簿案。
出入四五年,忧劳忘昏旦。
无谋静凶丑,自觉愚且愞。
岂欲皂枥中,争食麧与藖。
去年辞职事,所惧贻忧患。
天子许安亲,官又得闲散。
自家樊水上,性情尤荒慢。
云山与水木,似不憎吾漫。
以兹忘时世,日益无畏惮。
漫醉人不嗔,漫眠人不唤。
漫游无远近,漫乐无早晏。
漫中漫亦忘,名利谁能算。
闻君劝我意,为君一长叹。
人谁年八十,我已过其半。
家中孤弱子,长子未及冠。
且为儿童主,种药老溪涧。
往年壮心在,尝欲济时难。
奉诏举州兵,令得诛暴叛。
上将屡颠覆,偏师尝救乱。
未曾弛戈甲,终日领簿案。
出入四五年,忧劳忘昏旦。
无谋静凶丑,自觉愚且愞。
岂欲皂枥中,争食麧与藖。
去年辞职事,所惧贻忧患。
天子许安亲,官又得闲散。
自家樊水上,性情尤荒慢。
云山与水木,似不憎吾漫。
以兹忘时世,日益无畏惮。
漫醉人不嗔,漫眠人不唤。
漫游无远近,漫乐无早晏。
漫中漫亦忘,名利谁能算。
闻君劝我意,为君一长叹。
人谁年八十,我已过其半。
家中孤弱子,长子未及冠。
且为儿童主,种药老溪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结的《漫酬贾沔州》。从内容上看,诗人在表达自己曾经有壮志想要改变时代的困难,但实际上却屡遭挫折,始终未能如愿以偿。诗中“上将屡颠覆,偏师尝救乱”等句,描绘了一种战事频繁、个人力量微小的历史氛围。同时,诗人也表现出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漠,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自己辞去官职,回到家乡樊水之上,过上了悠然自得的生活。他不再关心世事,只愿意沉浸于大自然之中,以此来忘却功名和世俗的纷扰。这首诗通过对比光鲜的壮志与平淡的退隐生活,表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转变,以及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