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细雨今朝晴,南国为喜宜春耕。
灵岩秀色在咫尺,姑舍辽待非近情。
出郊罫町濯绿润,花柳时世装嫌轻。
骈填老幼步随马,禁躏菜麦怜农氓。
不三十里倏已到,盘旋山路原熟程。
松风谡谡扫尘迹,塔影矗矗标心旌。
调御丈夫对我笑,去来现在奚称名。
到此著语不可得,逡巡行馆凭南荣。
太湖眼底一勺水,三万馀顷谁量衡。
但觉空阔物不染,无内外复无将迎。
我心与之然乎否,风铃落落催宜行。
昨日细雨今朝晴,南国为喜宜春耕。
灵岩秀色在咫尺,姑舍辽待非近情。
出郊罫町濯绿润,花柳时世装嫌轻。
骈填老幼步随马,禁躏菜麦怜农氓。
不三十里倏已到,盘旋山路原熟程。
松风谡谡扫尘迹,塔影矗矗标心旌。
调御丈夫对我笑,去来现在奚称名。
到此著语不可得,逡巡行馆凭南荣。
太湖眼底一勺水,三万馀顷谁量衡。
但觉空阔物不染,无内外复无将迎。
我心与之然乎否,风铃落落催宜行。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再次游览灵岩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农耕生活的关注。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雨后的清新景象,以及作者对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感慨。
首句“昨日细雨今朝晴”点明了天气变化,暗示着一个清新明媚的早晨。接着“南国为喜宜春耕”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预示着农事的开始。诗人通过“灵岩秀色在咫尺”强调了眼前美景的近在眼前,而“姑舍辽待非近情”则表达了对远方景色的留恋,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情。
“出郊罫町濯绿润,花柳时世装嫌轻”描绘了郊外田野的生机勃勃,绿意盎然,花柳装扮着春天,却显得过于轻盈。接下来“骈填老幼步随马,禁躏菜麦怜农氓”表现了人们在田间劳作的场景,老人和孩子都参与其中,对农作物的爱护之情溢于言表。
“不三十里倏已到,盘旋山路原熟程”描述了旅程的轻松愉快,即使路程不长,也能感受到熟悉的山路之美。随后“松风谡谡扫尘迹,塔影矗矗标心旌”通过松林中的风声和高耸的塔影,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仿佛心灵得到了净化。
“调御丈夫对我笑,去来现在奚称名”表达了与当地人的亲切交流,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都充满了和谐与欢笑。最后“到此著语不可得,逡巡行馆凭南荣”意味着在这样的美景面前,言语似乎变得苍白无力,只能静静地欣赏与感受。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尤其是对农耕文化的尊重与赞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