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斋秋感二十首·其五》
《西斋秋感二十首·其五》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蛇鼠必夜出,鸱鸮以暗鸣。

有时亦不然,白昼或纵横。

风俗昔忠厚,文物当承平。

一夫负微慝,不逃清议评。

古道□□丧,时危惊乱兵。

奸黠逞所为,气骄货宝盈。

一有指与讥,祸患可立生。

儒士菜色面,仰天但吞声。

(0)
翻译
蛇鼠必定在夜晚出来活动,猫头鹰也发出低沉的叫声。
这种情况并非总是如此,白天也可能横冲直撞。
过去的风俗淳朴忠诚,社会秩序安定繁荣。
一旦有人犯下小过错,舆论清议就不会放过他们。
古老的道德准则逐渐丧失,时局动荡,战乱频发。
狡猾的人趁机作恶,气焰嚣张,财富堆积。
一旦受到指责或批评,灾祸立刻就会降临。
文弱书生面容憔悴,只能仰望天空默默忍受。
注释
夜出:夜间活动。
鸱鸮:猫头鹰。
不然:不是这样。
承平:太平时期。
微慝:小过错。
清议:公众舆论。
丧:丧失。
奸黠:狡猾。
货宝:财富。
指与讥:指责和批评。
菜色:形容面容憔悴。
吞声:沉默不语。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社会乱象和个人内心世界的诗句。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现象的观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某些不平和人性的复杂。

"蛇鼠必夜出,鸱鸮以暗鸣。有时亦不然,白昼或纵横。" 这几句表明了在黑暗中才会出现的一些不轨行为,在光天化日之下也能肆无忌惮地发生。这反映出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和道德的沦丧。

"风俗昔忠厚,文物当承平。" 这两句则是对过去风俗淳朴、文化昌盛时期的一种怀念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上的美好时代的向往。

"一夫负微慝,不逃清议评。古道□□丧,时危惊乱兵。" 这里的“一夫”指的是有才能的人,而“微慝”则是微小的过失,但即使如此,也难以逃脱公众的批评。这两句表达了个人在社会中的压力和无处遁形的困境。

接着,“古道”指的是传统的道德规范,"丧"则意味着失去了。"时危惊乱兵"则描述了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状况和军事上的混乱。

"奸黠逞所为,气骄货宝盈。" 这里“奸黠”指的是那些心术不正、行为不端的人,而“逞所为”则是他们为非作歹的行径。“气骄货宝盈”则是这些人的傲慢和贪婪。

"一有指与讥,祸患可立生。" 这两句表达了社会上对于不轨行为的谴责和批评,一旦被人所指摘,便可能招致灾难。

最后,“儒士菜色面,仰天但吞声。” “儒士”指的是受过儒家教育的人,“菜色面”则是形容他们因贫困而面有菜色的样子。“仰天但吞声”则表达了他们在压力之下只能默默忍受,不敢发声。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出作者对于当时社会乱象的深刻忧虑,以及个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道德困境。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月谷

昔从东莱吕太史,秋夜共住明招山。

正见谷中孤月出,倒影挼碎长林间。

凭师记此无尽意,满扫一方相并閒。

(0)

谒九江朱先生祠

横流沧海变,屹立礼山祠。

接地吾私淑,登堂识本师。

九江儒学派,三晋使君碑。

不必遗书在,闻风百世思。

(0)

喜迁莺

凉生遥渚。正绿芰擎霜,黄花招雨。

雁外渔村,蛩边蟹舍,绛叶满秋来路。

世事不离双鬓,远梦偏欺孤旅。

送望眼,但凭舷微笑,书空无语。慵觑。

清镜里,十载征尘,长把朱颜污。

借箸青油,挥毫紫塞,旧事不堪重举。

间阔故山猿鹤,冷落同盟鸥鹭。

倦游也,便樯云柁月,浩歌归去。

(0)

寄题朱推官竹斋

万紫千红转眼非,高斋惟与竹相宜。

自从出地有清节,直至参天无曲枝。

六月高标寒凛凛,三冬秀色绿猗猗。

此君妙处无心得,道在虚中人不知。

(0)

鹧鸪

行不得也哥哥。

瘦妻弱子羸牸驮,天长地阔多网罗。

南音渐少北音多,肉飞不起可奈何。

行不得也哥哥。

(0)

睡海棠

费尽胭脂捻得成,杨妃醉后越娉婷。

定应梦著三郎事,吹老春风不肯醒。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