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从东莱吕太史,秋夜共住明招山。
正见谷中孤月出,倒影挼碎长林间。
凭师记此无尽意,满扫一方相并閒。
昔从东莱吕太史,秋夜共住明招山。
正见谷中孤月出,倒影挼碎长林间。
凭师记此无尽意,满扫一方相并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明招山的宁静美景。"昔从东莱吕太史"表明诗人曾随吕太史游历,东莱可能是指古地名或别称,而吕太史则是历史上的一个人物,代表着一种文化和学术的象征。"秋夜共住明招山"则描绘了诗人与吕太史在一个清凉的秋夜共同居住在明招山的情景。
"正见谷中孤月出"写出了当时的景象,月亮从山谷中升起,这个画面给人的感觉是静谧而又有些许孤寂。"倒影挼碎长林间"则是对这一美景进一步的描绘,月亮的倒影映照在水中,被周围的长林所切割,形成一片片的光辉,给人一种意境深远之感。
"凭师记此无尽意"诗人通过吕太史这位学者对这一景象进行了记录和铭记,表达了一种对知识、文化传承的重视。最后一句"满扫一方相并閒"则是在说诗人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每一个角落都值得他细细品味和探索。
整首诗通过月亮升起和倒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文化传承和知识积累的严肃态度。
海内政不苛,民望罢危苦。
剧贼藏祸心,全吴俄啸聚。
僣号着赭黄,窃发遽如许。
喧然大点兵,移檄插毛羽。
推毂遣军容,壮士皆貔虎。
府县调急夫,骚动烦里旅。
富室赍金璧,细民携妇女。
岩谷远遁逃,股慄畏刀锯。
寒儒守松楸,效死安忍去。
南风吹捷音,破竹闻吉语。
圣朝乾坤大,鼠辈敢予侮。
妖氛已荡尽,和气满南土。
但愿勤民瘼,治安每危惧。
昨抱心腹疴,砭剂得良愈。
要于匕箸间,毋忘伏枕虑。
诸公颇皋夔,临轩跨尧禹。
鄙夫刍荛言,庶或资小补。
倚松一长吟,停云洒朝雨。
渊明归去浔阳曲,杖藜蒲鞋巾一幅。
阴阴老树啭黄莺,艳艳东篱粲霜菊。
世纷无尽过眼空,生事不丰随意足。
庙廊之姿老蓬荜,环堵萧条仅容膝。
大儿顽钝懒诗书,小儿娇痴爱梨栗。
老妻日暮荷锄归,欣然一笑共蜗室。
哦诗未遣愁肝肾,醉里呼儿供纸笔。
时时得句辄写之,五言平淡用一律。
田家酒熟夜打门,头上自有漉酒巾。
老农时问桑麻长,提壶挈榼来相亲。
一尊径醉北窗卧,萧然自谓羲皇人。
此公闻道穷亦乐,容貌不枯似丹渥。
儒林纷纷随溷浊,山林高义久寂寞。
假令九原今可作,举公蓝舆也不恶。
此身聚沫无坚强,斧工伐性药腐肠。
寸田芜秽尺宅荒,玉石落落不满房。
黄婆居中补四方,焦劳亦坐意所藏。
土如硗瘠草不芳,令人槁项馘亦黄。
世人纷纷各膏肓,我以妙语名斯堂。
期君得意观濠梁,从渠婪酣狠如羊。
君自放意无何乡,一洗痼疾生天光,漆园发药君得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