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陶渊明写真图》
《陶渊明写真图》全文
宋 / 谢薖   形式: 古风

渊明归去浔阳曲,杖藜蒲鞋巾一幅。

阴阴老树啭黄莺,艳艳东篱粲霜菊。

世纷无尽过眼空,生事不丰随意足。

庙廊之姿老蓬荜,环堵萧条仅容膝。

大儿顽钝懒诗书,小儿娇痴爱梨栗。

老妻日暮荷锄归,欣然一笑共蜗室。

哦诗未遣愁肝肾,醉里呼儿供纸笔。

时时得句辄写之,五言平淡用一律。

田家酒熟夜打门,头上自有漉酒巾。

老农时问桑麻长,提壶挈榼来相亲。

一尊径醉北窗卧,萧然自谓羲皇人。

此公闻道穷亦乐,容貌不枯似丹渥。

儒林纷纷随溷浊,山林高义久寂寞。

假令九原今可作,举公蓝舆也不恶。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其淡泊名利、随性自在的人生态度。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陶渊明与家人相依为伴、自得其乐的生活画面。

首句“渊明归去浔阳曲”,点明陶渊明辞官归隐,远离尘嚣,选择宁静的浔阳之地安度晚年。接着“杖藜蒲鞋巾一幅”描绘了他朴素简朴的生活方式,体现了陶渊明对物质的淡泊和对自然的亲近。

“阴阴老树啭黄莺,艳艳东篱粲霜菊”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象征着陶渊明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同时,“世纷无尽过眼空,生事不丰随意足”表达了他对世俗功利的不屑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庙廊之姿老蓬荜,环堵萧条仅容膝”两句,对比官场的权势与陶渊明归隐后的简陋居所,进一步强调了他对物质的淡漠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大儿顽钝懒诗书,小儿娇痴爱梨栗”描绘了陶渊明家庭生活中的温馨场景,体现了他对家庭的重视和对子女的慈爱。

“老妻日暮荷锄归,欣然一笑共蜗室”表现了陶渊明与妻子共享平凡生活的幸福,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哦诗未遣愁肝肾,醉里呼儿供纸笔”展示了陶渊明在创作诗歌时的愉悦心情,以及与家人共同享受艺术创作的乐趣。

“时时得句辄写之,五言平淡用一律”说明了陶渊明诗歌风格的平实自然,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独特理解。

“田家酒熟夜打门,头上自有漉酒巾”描绘了陶渊明与乡邻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他在乡村生活中享受的淳朴乐趣。

“老农时问桑麻长,提壶挈榼来相亲”表现了陶渊明与农民之间的友好交往,体现了他对自然和劳动人民的尊重。

“一尊径醉北窗卧,萧然自谓羲皇人”描绘了陶渊明在饮酒后沉醉于自然美景中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此公闻道穷亦乐,容貌不枯似丹渥”总结了陶渊明即使在贫困中也能保持乐观的心态,他的面容如同丹砂般红润,象征着他内心的丰富与满足。

“儒林纷纷随溷浊,山林高义久寂寞”对比了儒家学者追逐名利的世俗行为与陶渊明坚守高洁情操的孤独,突出了陶渊明人格的高尚与独特。

“假令九原今可作,举公蓝舆也不恶”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希望如果陶渊明能够复活,也愿意为他提供一辆蓝色的车作为归途的陪伴。

整首诗通过对陶渊明归隐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以及与家人、乡邻之间的和谐相处,体现了陶渊明独特的个性魅力和高尚的人格品质。

作者介绍
谢薖

谢薖
朝代:宋   字:幼盘   号:竹友居士   籍贯: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   生辰:1074~1116

谢薖(kē)(1074~1116)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猜你喜欢

重和惜春诗韵余时经始西园

惜春情味旧情缘,依旧中情似去年。

怪得玉音殊郑重,想将花事易唐捐。

白莲已结为诗社,翠水唯浮载酒船。

谁谓惜花人老大,买花输得买山钱。

(0)

信笔

造物知余素爱山,一官故调万山间。

山深民朴官无事,却为观山日不閒。

(0)

闲居杂咏五首·其二

圣道岂远人,其源由洒扫。

惟彼贤达人,乐以不知老。

喟然尝自伤,立身苦不早。

(0)

南洞居三首·其二

山中栋宇自齐梁,唯数南岩古道场。

虎洞窥来光剡剡,鹅池临罢绿泱泱。

天寒最觉松神王,丹化悬知鹤寿长。

珍重平生金鹊尾,大茅峰下独焚香。

(0)

汝宁怀古

鹅鸭池荒蔓草生,沙河如带绕孤城。

平淮事业谁能继,抚景令人恨不平。

(0)

春阴感怀

连日轻阴雨未成,万株烟柳暗春城。

野花偏向愁边发,池草多从梦里生。

越水吴山频引领,沈腰潘鬓不胜情。

何时归去西湖路,载酒携柑听早莺。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