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示吼万吼万期以九月至雷峰》
《留示吼万吼万期以九月至雷峰》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君将从海发,我复向山归。

去住一何定,佳期多所违。

秋波风色急,寒月岭头稀。

若到雷峰夕,怀人望翠微。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友人分别前往大海与山中,表达了离别与思念之情。首句“君将从海发”,点明一位友人即将启程前往大海,而后一句“我复向山归”则表明另一位友人正返回山中。这两句通过“去”与“归”的对比,展现了两人不同方向的行进,同时也暗示了他们之间的距离和分离。

接着,“去住一何定,佳期多所违”两句,表达了对相聚时间不确定性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流逝的遗憾。这里的“佳期”指的是理想的相聚时刻,然而“多所违”则说明这种相聚往往难以实现,充满了不确定性。

“秋波风色急,寒月岭头稀”描绘了一幅秋夜的景象,秋风吹拂,月色寒冷而稀疏,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象征着离别的凄凉与孤独感。同时,这也暗示了友人间的离别,如同这季节的变换,不可避免且充满哀愁。

最后,“若到雷峰夕,怀人望翠微”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如果友人能来到雷峰,在夕阳西下之时,诗人会站在翠微之间,遥望远方,寄托对友人的思念。这里不仅体现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也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增强了情感的表达,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思念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离别之痛与思念之情,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夜望

南亭闲坐欲忘机,望久前村岛屿微。

数点寒灯起烟浪,江艇应见夜渔归。

(0)

浣溪沙·其十一

杨柳阴中驻彩旌。芰荷香里劝金觥。小词流入管弦声。

只有醉吟宽别恨,不须朝暮促归程。雨条烟叶系人情。

(0)

秋夜月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

盈盈泪眼。漫向我耳边,作万般幽怨。奈你自家心下,有事难见。待信真个,恁别无萦绊。不免收心,共伊长远。

(0)

雪后雨作

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

东风不是厌滕六,却怕雪天容易晴。

(0)

水龙吟.白莲

素鸾飞下青冥,舞衣半惹凉云碎。

蓝田种玉,绿房迎晓,一奁秋意。

擎露盘深,忆君凉夜,暗倾铅水。

想鸳鸯、正结梨云好梦,西风冷、还惊起。

应是飞琼仙会。倚凉飙、碧簪斜坠。

轻妆斗白,明珰照影,红衣羞避。

霁月三更,粉云千点,静香十里。

听湘弦奏彻,冰绡偷剪,聚相思泪。

(0)

大风不能出户

昨日欲出病见留,今日可出风复作。

室虚窗白炉火暖,闭户幸有图书乐。

一杯淡粥饱则已,下箸岂复思藜藿。

山禽念我太寂寥,故作叩门声剥啄。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