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七十六首·其二十四》
《颂古七十六首·其二十四》全文
宋 / 释士圭   形式: 偈颂  押[歌]韵

狸奴白牯念摩诃,争似南泉打破锅。

虽然佛法无多子,天下丛林不奈何。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境展开,充满了哲理与幽默。"狸奴白牯念摩诃",狸奴和白牯都是对猫的别称,这里借指众生,"摩诃"是大乘佛教中的一个概念,象征着广大与深邃。诗人以猫念大乘佛教为喻,引出下文。

"争似南泉打破锅",南泉是唐代著名禅师,此处以南泉比喻高明的禅师,打破锅则是一种比喻,意味着打破常规、超越束缚。整句诗意在表达,与众生念大乘佛教相比,不如像南泉那样打破常规,寻求更深层次的领悟。

"虽然佛法无多子",这里的"佛法"泛指佛教教义,"无多子"则是说佛法并非难以理解,而是深奥且丰富。诗人在此强调佛法的普遍性与深刻性。

"天下丛林不奈何","丛林"在这里指的是佛教寺院,"不奈何"则表示无法抗拒或无法解决的意思。整句诗意在表明,无论是在佛教的寺院中还是在世间,佛法的影响力都是巨大的,无法忽视。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佛法的广泛性和深邃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的主题。它既体现了禅宗的智慧,也蕴含了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释士圭
朝代:宋

释士圭(一○八三~一一四六),号竹庵,俗姓史,成都(今属四川)人。十三岁求为僧,初依成都大慈寺宗雅,后南游谒诸尊宿,师龙门佛眼清远。徽宗政和末,出世和州天宁寺。高宗绍兴间奉诏开山雁荡能仁。十五年(一一四五),住温州龙翔寺。十六年卒,年六十四。为南岳下十五世,龙门佛眼清远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释士圭诗,据《续古尊宿语要》、《嘉泰普灯录》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二十九

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于飞。

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

(0)

再泛吴江

二年为吏住江滨,重到江头照病身。

满眼碧波输野鸟,一蓑疏雨属渔人。

随船晓月孤轮白,入座晴山数点春。

张翰精灵还笑我,绿袍依旧惹埃尘。

(0)

送蹇道士归庐山

物之有知盖恃息,孰居无事使出入?

心无天游室不空,六凿相攘妇争席。

法师逃人入庐山,山中无人自往还。

往者一空还者失,此身正在无还间。

绵绵不绝微风里,内外丹成一弹指。

人间俯仰三千秋,骑鹤归来与子游。

(0)

庐山瀑布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0)

诗品二十四则.冲淡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

犹之惠风,苒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

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0)

颍州西湖

我来颍尾已良月,痛饮不及西湖秋。

荒蒲萎蔓风断续,烟曳白水差差浮。

醉翁髯翁去相踵,断碑零翰荒难求。

昔时赋诗传盛事,文献相续誇雄州。

逢人祇道此湖好,簿书琴酒侪鱼鸥。

竹西歌吹爱莫夺,六桥横绝难争优。

人疑古人嗜好癖,此论迂矣同刻舟。

达人醯鸡视身世,兴会偶寄思归休。

终年娱老得地足,丘壑何必常盈眸。

坡公况是老龙象,大千起灭同浮沤。

此间讵肯较钜细,亦如阳羡堪终留。

聚星堂客久星散,此湖半亦更田畴。

秋来往往积淫潦,高处得得驱耕牛。

若教麻姑海上见,即此亦是沧桑流。

柳亭葵社共阒灭,令人一一悲山丘。

吾曹沦落偶流寓,姓名寂寞谁相收。

一杯公等起今日,更放何人出一头。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