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涉师怜我,连年更未休。
风尘徒不肖,悲愤已堪羞。
独夜一回首,当春那得秋。
嗟哉览玆宇,麟凤去悠悠。
跋涉师怜我,连年更未休。
风尘徒不肖,悲愤已堪羞。
独夜一回首,当春那得秋。
嗟哉览玆宇,麟凤去悠悠。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范当世所作,名为《与同学者共祀兴化刘先生于龙门书院哀感成诗(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先贤的深切缅怀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首句“跋涉师怜我”,诗人以“师”自喻,表达出在艰难跋涉中得到理解与关怀的感受。接着,“连年更未休”描绘了长时间的劳苦与不懈努力,暗示了诗人的辛勤付出与坚持。
“风尘徒不肖”一句,诗人感叹自己虽身处风尘之中,却未能展现出应有的才华与品德,流露出对自己未能有所作为的自责与遗憾。“悲愤已堪羞”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内心的痛苦与愤怒表达得淋漓尽致。
“独夜一回首,当春那得秋”两句,通过对比春与秋的季节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以及在孤独夜晚的深深思考。这里,春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秋则代表了衰败与离别,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美好易逝的无奈与哀叹。
最后,“嗟哉览玆宇,麟凤去悠悠”两句,诗人以“麟凤”比喻高尚的品德与卓越的才能,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未能达到如此境界的惋惜与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先贤的追思,也有对自我境遇的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山阳才人畴与侣,开口为今阖为古。
春以桃花染性情,秋将桂子熏言语。
感离抚遇心怦怦,道是无凭还有凭。
沉沉帐里昼吹笛,煦煦窗前宵剪灯。
倏而晴兮倏而雨,悲欲啼兮喜欲舞。
玉箫倚月吹凤凰,金栅和烟锁鹦鹉。
造化有迹尸者谁,一念才萌方寸移。
善善恶恶苟无失,怪怪奇奇将有之。
丈夫未达虎为狗,濯足沧浪泥数斗。
气寒骨耸铮有声,脱帻目光如电走。
道人青蛇天动摇,不斩寻常花月妖。
茫茫尘海沤万点,落落云松酒半瓢。
世间万事幻泡尔,往往有情能不死。
十二巫山谁道深,云母屏风薄如纸。
莺莺宅前芳草凄,燕燕楼中明月低。
从来松柏有孤操,不独鸳鸯能并栖。
久在钱塘江上住,厌见潮来又潮去。
燕子衔春几度回,断梦残红落何处?
还君此编长啸歌,便当酌以金叵罗。
醉来呼枕睡一觉,高车驷马游南柯。
《读瞿存斋剪灯新话作歌》【明·桂衡】山阳才人畴与侣,开口为今阖为古。春以桃花染性情,秋将桂子熏言语。感离抚遇心怦怦,道是无凭还有凭。沉沉帐里昼吹笛,煦煦窗前宵剪灯。倏而晴兮倏而雨,悲欲啼兮喜欲舞。玉箫倚月吹凤凰,金栅和烟锁鹦鹉。造化有迹尸者谁,一念才萌方寸移。善善恶恶苟无失,怪怪奇奇将有之。丈夫未达虎为狗,濯足沧浪泥数斗。气寒骨耸铮有声,脱帻目光如电走。道人青蛇天动摇,不斩寻常花月妖。茫茫尘海沤万点,落落云松酒半瓢。世间万事幻泡尔,往往有情能不死。十二巫山谁道深,云母屏风薄如纸。莺莺宅前芳草凄,燕燕楼中明月低。从来松柏有孤操,不独鸳鸯能并栖。久在钱塘江上住,厌见潮来又潮去。燕子衔春几度回,断梦残红落何处?还君此编长啸歌,便当酌以金叵罗。醉来呼枕睡一觉,高车驷马游南柯。
https://shici.929r.com/shici/wJIiaTH.html
停骖惆怅惜芳时,岭海归来两鬓丝。
纵使莺声如旧好,绿杨都是折残枝。
愁结望冰消,冰消愁转结。
不见乡人来,翻与乡人别。
叵耐东风又弄寒,杨柳长条乱吹折。
一壶旋买金台春,难洗行人衣上尘。
粮车刍载拥官道,歧路复歧愁杀人。
念昔君官考功部,仙才不负亲题柱。
谁知造物如小儿,疋马云中枉高步。
去年上皇北狩回,诏书复用贾生才。
身轻已得释重负,遥指庭闱归去来。
归去来,不可留。
腰间宝带悬吴钩,故园山水今复游。
竹舆青舫诗酒俦,请君莫忘皇恩优。
边城米贵人不饱,征戍未知何日休。